银钩虿尾
【拼音】:yín gōu chài wěi
【注音】:一ㄣˊㄍㄡㄔㄞˋㄨㄟˇ
【词性】:成语。
【简体】:银钩虿尾
【繁体】:銀鉤蠆尾
词语解释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银钩虿尾[yíngōuchàiwěi]⒈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
基础解释指趯法如银钩般的遒劲有力。
引证解释⒈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引南朝齐王僧虔《论书》:“﹝索靖,﹞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鉤蠆尾’。”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惟礼又善书法,颇有银鉤蠆尾之意。”
汉语大词典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南朝齐王僧虔《论书》:“﹝索靖,﹞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惟礼又善书法,颇有银钩虿尾之意。”
国语辞典书法上称「乙」字的末趯为「虿尾」。银钩虿尾指趯法如银钩般的遒劲有力。银钩虿尾[yíngōuchàiwěi]⒈书法上称「乙」字的末趯为「虿尾」。银钩虿尾指趯法如银钩般的遒劲有力。成语解释银钩虿尾
出处南朝·齐·王僧虔《论书》:“(索靖)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
其他释义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
1.前人评其书“遒竦”、“银钩虿尾”、“飘风息举,鸷鸟乍飞”。
2.塌鼻眯眼的老大这次召唤出来的是一只银钩虿尾的黑色蝎子,手掌大,尾针超过了三十厘米,一对大钳子咔咔咔的在空中挥舞,双眼直勾勾的盯着黄中。【https://www.chazidian.com/zj-53974/造句网】
读音:yín
[yín]
(1)(名)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或白银。
(2)(名)跟货币有关的:~钱|~行|~根|~票。
(3)(名)像银子的颜色:~白|~耳|~狐。
读音:gōu
[gōu]
(1)(名)(~儿)钩子:秤~儿|钓鱼~儿|火~子。
(2)(名)(~儿)汉字的笔画;附在横、竖等笔画的末端;成钩形。形状是“亅、乛、乚”。
(3)(名)(~儿)钩形符号;形状是“√”;一般是用来标志内容正确的文字、算式或合格的事物;旧时也指勾除或删除的符号。
(4)(动)使用钩子搭、挂或探取:~住高枝儿采桑叶|把掉在井里头的东西~上来|杂技演员用脚~住绳索倒挂在空中。
(5)(动)用带钩的针编织:~一个针线包。
(6)(动)缝纫方法;用针粗缝:~贴边。
(7)(名)说数字时用来代表9。
(8)(Gōu)姓。
读音:chài
[chài]
(名)〈文〉蝎子类毒虫:蛊~之谗(喻指恶人的谗言)。
读音:wěi,yǐ
[wěi]
[ wěi ]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2.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3.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4. 量词,指鱼:三尾鱼。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yǐ ]1. 特指马尾(wěi )巴上的毛: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
2.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尾儿(雌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