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策
【拼音】:mò cè
【结构】:墨(上下结构)策(上下结构)
【拼音】:mò cè
词语解释谓科举时用书面形式策对。墨策[mòcè]⒈谓科举时用书面形式策对。
引证解释⒈谓科举时用书面形式策对。引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唐朝初,明经取通两经。先帖文,乃案章疏,试墨策十道……后明经停墨策,试口义併时务策三道。”
网络解释墨策mòcè
网友释义墨策,读音为mòcè,汉语词语,意思是科举时用书面形式策对。
1.一袭白衫鎏金鞍那年你仗剑去长安,水墨策马映青山就映了盛唐一千年,信手捏来清风颜弹剑飞渡了桃花源,你说得意须尽欢待沾酒长歌绘人间。河图
2.题目共五十道,必须全部回答。据传其间有十道石门,深10华里。在如来头上又放十道百宝光明。有四十道,辅助的有三十道。)军队的最高统帅十道将军。”唐初为全国十道名山之一。,分天下为十道。公元1002年改全国十道为路、州、府。先帖文,乃案章疏,试墨策十道。一共十道题目你能答对几题?
读音:mò
[mò]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
读音:cè
[cè]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