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
【拼音】:xià dì
【注音】:ㄒ一ㄚˋㄉ一ˋ
【结构】:下(独体结构)第(上下结构)
【简体】:下第
【繁体】:下第
词语解释下第xiàdì。(1)下等;劣等。(2)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3)又。下第[xiàdì]⒈下等;劣等。英inferior;⒉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例应举下第。——唐·李朝威《柳毅传》英failinanexam;⒊又。例昨下第。
基础解释下等;劣等∶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应举下第。——唐·李朝威《柳毅传》又昨下第
引证解释⒈下等;劣等。引汉王充《论衡·程材》:“论者以儒生不晓簿书,置之於下第。”《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懌,虞允文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广德军。”⒉科举时代考试不中者曰下第,又称落第。引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诗:“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开宝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清徐士銮《宋艳·傅会》:“魏人王山,能为诗,标韵清卓。因省试下第,薄游东海。”
网络解释下第下第: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下等;劣等。汉王充《论衡·程材》:“论者以儒生不晓簿书,置之於下第。”《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懌,虞允文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广德军。”科举时代考试不中者曰下第,又称落第。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诗:“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开宝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清徐士銮《宋艳·傅会》:“魏人王山,能为诗,标韵清卓。因省试下第,薄游东海。”下第[xiàdì]劣等。《晋书.卷三四.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考试未被录取。《后汉书.卷九.孝献帝记》:「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也作「落第」。
汉语大词典下等;劣等。汉王充《论衡·程材》:“论者以儒生不晓簿书,置之于下第。”《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馀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怿,虞允文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广德军。”科举时代考试不中者曰下第,又称落第。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诗:“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开宝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清徐士銮《宋艳·傅会》:“魏人王山,能为诗,标韵清卓。因省试下第,薄游东海。”
国语辞典劣等。下第[xiàdì]⒈劣等。引《晋书·卷三四·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⒉考试未被录取。也作「落第」。引《后汉书·卷九·孝献帝记》:「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
辞典修订版劣等。《晋书.卷三四.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考试未被录取。《后汉书.卷九.孝献帝记》:「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也作「落第」。
其他解释1.旧称考试不中式曰下第。《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唐、姚合〈送崔约下第归杨州〉诗:「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宋史·蔡幼学传》:「虞允文尤恶之,遂得下第。」
其他释义1.下等;劣等。
近义词 下等
1.我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愿有一天,你穿上洁白婚纱,手捧美丽花束,做我幸福的新娘。亲爱的,你愿意帮我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吗?
2.自发阶段的民主是没大没小的一团和气;博爱是“天下第一淫人”的意淫或曰泛爱。
3.也许,这个男人不像她想象中那么讨人厌,她不应该太早放弃,她应该争取一下。可是……这个男人,心中永远是天下第一,如果有一天,自己成为他征战天下的阻碍,会不会被他冷酷的抹杀?阿彩。
4.在很多情况下,第二只灵缇的加入,能够很好地缓解他们的不安心情。
5.是谁,在河岸种下第一树桃花?那年,骑着竹马的你来到,姿态盎然。见到你,我手中青梅悄然低垂,一如我,柔顺眼眉。
6.单挑群竞斗排行,傲视天下第一。
7.当今的世界很不安宁,吕布跟刘备时不时制造麻烦,韩暹、杨奉更是居功自傲,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8.在欲望的驱使下,第八号当铺成了一个人类贪欲的竞逐场,血淋淋、冷森森的交易常常在不动声色中进行。
9.于是,在欲望的驱使下,第八号当铺成了一个人类贪欲的竞逐场,血淋淋、冷森森的交易常常在不动声色中进行。
10.有些人纵然天资很高,但是总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有时得罪了一些大神通者,被人一巴掌拍死的屡见不鲜,中年人看的多了。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dì
[dì]
(1)(名)次序:次~。
(2)(名)表词序的词头:~二。
(3)(名)科举时代称考中叫及第;没有考中的叫落第。
(4)(名)封建社会官僚和贵族的大宅子:府~。
(5)(连)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