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登降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登降

登降

【拼音】:dēng jiàng

【注音】:ㄉㄥㄐ一ㄤˋ

【结构】:登(上下结构)降(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增减。2.引申为改革。3.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4.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5.起伏。一起一落。6.升降。7.立即降下。登降[dēngjiàng]⒈增减。⒉引申为改革。⒊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⒋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⒌起伏。一起一落。⒍升降。⒎立即降下。

基础解释增减。引申为改革。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起伏。一起一落。升降。立即降下。

引证解释⒈增减。引《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登降以数言之,非以位言之也。登谓增其数,降谓减其数也。”宋范仲淹《六官赋》:“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宋史·食货志上一》:“按田莱荒治之迹,较户产登降之籍,验米穀贵贱之价,考租赋盈亏之数。”⒉引申为改革。引明吴承恩《<留思录>序》:“夫古昔盛时,天子巡狩方岳之下,列国诸侯采诗以献之,命太师陈而观焉,于以登降政俗。”⒊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引《墨子·非儒下》:“﹝孔丘﹞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曰:“‘登降周旋’,指古礼也。”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宋史·乐志七》:“肃然威仪,登降周旋。”⒋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引《文选·扬雄<甘泉赋>》:“登降峛崺,单埢垣兮。”李善注:“登降,上下也。”汉班彪《北征赋》:“乘陵冈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餘。”清赵翼《茅山纪游》诗:“峩峩九霄殿,登降纷摩肩。”⒌起伏。一起一落。引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汉班固《西都赋》:“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隋书·天文志上》:“况人路迂迴,山川登降。”⒍升降。引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於是列髹彤之绣桷,垂琬琰之文璫,蝹若神龙之登降,灼若明月之流光。”南朝梁陆倕《新刻漏铭》:“履薄非兢,临深罔战。授受靡諐,登降弗爽。”⒎立即降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引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

网络解释登降登降,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增减。《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登降以数言之,非以位言之也。登谓增其数,降谓减其数也。”宋范仲淹《六官赋》:“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宋史·食货志上一》:“按田莱荒治之迹,较户产登降之籍,验米穀贵贱之价,考租赋盈亏之数。”引申为改革。明吴承恩《<留思录>序》:“夫古昔盛时,天子巡狩方岳之下,列国诸侯采诗以献之,命太师陈而观焉,于以登降政俗。”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墨子·非儒下》:“﹝孔丘﹞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曰:“‘登降周旋’,指古礼也。”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宋史·乐志七》:“肃然威仪,登降周旋。”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文选·扬雄<甘泉赋>》:“登降峛崺,单埢垣兮。”李善注:“登降,上下也。”汉班彪《北征赋》:“乘陵冈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餘。”清赵翼《茅山纪游》诗:“峩峩九霄殿,登降纷摩肩。”起伏。一起一落。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汉班固《西都赋》:“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隋书·天文志上》:“况人路迂迴,山川登降。”升降。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於是列髹彤之绣桷,垂琬琰之文璫,蝹若神龙之登降,灼若明月之流光。”南朝梁陆倕《新刻漏铭》:“履薄非兢,临深罔战。授受靡諐,登降弗爽。”立即降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登降[dēngjiàng]

网友释义dēnɡjiànɡ登降1.增减。2.引申为改革。3.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4.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5.起伏。一起一落。6.升降。7.立即降下。

汉语大词典(1).增减。《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登降以数言之,非以位言之也。登谓增其数,降谓减其数也。”宋范仲淹《六官赋》:“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宋史·食货志上一》:“按田莱荒治之迹,较户产登降之籍,验米谷贵贱之价,考租赋盈亏之数。”(2).引申为改革。明吴承恩《〈留思录〉序》:“夫古昔盛时,天子巡狩方岳之下,列国诸侯采诗以献之,命太师陈而观焉,于以登降政俗。”(3).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墨子·非儒下》:“﹝孔丘﹞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曰:“‘登降周旋’,指古礼也。”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宋史·乐志七》:“肃然威仪,登降周旋。”(4).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文选·扬雄〈甘泉赋〉》:“登降峛崺,单埢垣兮。”李善注:“登降,上下也。”汉班彪《北征赋》:“乘陵冈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馀。”清赵翼《茅山纪游》诗:“峨峨九霄殿,登降纷摩肩。”(5).起伏。一起一落。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汉班固《西都赋》:“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隋书·天文志上》:“况人路迂回,山川登降。”(6).升降。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于是列髹彤之绣桷,垂琬琰之文珰,蝹若神龙之登降,灼若明月之流光。”南朝梁陆倕《新刻漏铭》:“履薄非兢,临深罔战。授受靡愆,登降弗爽。”(7).立即降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

登降造句更多 >>

1.暴风刮起云遮月,风停夜静雪花飘。雄鸡一唱天下白,银装素裹白皑皑。“大寒”飘雪兆丰年,喜乐愉悦庄稼汉。五谷丰登降瑞祥,来年丰收心喜欢。祝你大寒纳吉祥,愿君今冬身体康。

2.房老板登降价广告悼念亡母网友质疑"卖房秀"。(www.chazidian.com查字典登降造句)

3.房老板登降价广告悼念亡母网友质疑"卖房秀"。(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14759/)

字义分解

读音:dēng

[dēng]

(1)(动)上、升:~山。

(2)(动)刊登或记载:~记。

(3)(动)踩、踏:用力踩~。

(4)(形)成熟:五谷丰~。

(5)(动)〈方〉穿(鞋、裤等):~上鞋。

读音:jiàng,xiáng

[jiàng]

[ jiàng ]

1. (动)下落,落下:下降。降旨。降临。降旗。空降。

2. (动)减低,贬抑:降低。降价。降职。降解(jiě)。降心相从(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

3. (名)姓。

[ xiáng ]

1. (动)投降,归顺:宁死不降。

2. (动)降服,使驯服。降龙伏虎。

上一个:登样

下一个:登极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