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昼
【拼音】:shàng zhòu
【注音】:ㄕㄤˋㄓㄡˋ
【结构】:上(独体结构)昼(上下结构)
【简体】:上昼
【繁体】:上晝
词语解释指将近黄昏的时候。上昼[shàngzhòu]⒈指将近黄昏的时候。
引证解释⒈指将近黄昏的时候。引《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到上昼时分,客已到齐。”
网络解释上昼上昼,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àngzhòu,指上午。
综合释义指将近黄昏的时候。《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到上昼时分,客已到齐。”上昼[shàngzhòu]上午。《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那还是上昼时分,这船到晚才开。」
汉语大词典指将近黄昏的时候。《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到上昼时分,客已到齐。”
国语辞典上午。上昼[shàngzhòu]⒈上午。引《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那还是上昼时分,这船到晚才开。」近上午反下昼下午
辞典修订版上午。《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那还是上昼时分,这船到晚才开。」
其他解释上半日、午前。明、卢翰《月令通考》:「上巳即初三日,听蛙声占水旱。谚云:『上昼叫,上乡熟;下昼叫,下乡熟;终日叫,上下齐熟。』」
其他释义1.指将近黄昏的时候。
1.离开灵云门已经一月有余,大家也飞行了上万里之远的路程,一路上昼行夜伏,倒也没碰上什么危险,但是却碰上了好几波前去珈蓝谷的队伍。
2.两舰从福州起航,一路上昼伏夜行,终于在第五天回到了威海卫港口。
3.用过早膳,二少爷便让阿辉备了马车,在城里跑东跑西,绕了一上昼,中午回来匆匆吃了中饭,便去府上拉了名护卫,教他骑马。
4.上昼叫,上乡熟,下昼叫,下乡熟,终日叫,上下齐熟。
5.对上昼宵得忍,对上易犬就不用了吧。
6.三月十五日礼拜天上昼,我们班的同砚也搭车到学校邻近的公园结构了一次环保活动。
7.在半上昼火烧一般的太阳下,一切生物好像都躺了下来,默不作声,只有蝉是例外。
8.从早晨一直到中午,楚王主心不定正所谓上昼属鸡,下昼属鸭,反反复复,谈判没有丝毫进展。
9.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zhòu
[zhòu]
(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