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步
【拼音】:zhé yāo bù
【注音】:ㄓㄜˊ一ㄠㄅㄨˋ
【结构】:折(左右结构)腰(左右结构)步(上下结构)
【简体】:折腰步
【繁体】:折腰步
词语解释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折腰步[zhéyāobù]⒈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
引证解释⒈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蝉怯折腰步,蛾惊半额嚬。”亦省作“折步”、“折腰”。唐李端《妾薄命》诗:“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五代李瀚《蒙求》诗:“西施捧心,孙寿折腰。”
网络解释折腰步折腰步,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梁冀传》。汉梁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李贤注引《风俗通》:“折腰步者,足不体任。”后遂以“折腰步”指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亦省作“折步”、“折腰”。
综合释义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蝉怯折腰步,蛾惊半额嚬。”亦省作“折步”、“折腰”。唐李端《妾薄命》诗:“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五代李瀚《蒙求》诗:“西施捧心,孙寿折腰。”折腰步[zhéyāobù]弱不禁风,婀娜多姿的步伐。《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嗁妆、堕马髻、折腰步。」
汉语大词典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蝉怯折腰步,蛾惊半额嚬。”亦省作“折步”、“折腰”。唐李端《妾薄命》:“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五代李瀚《蒙求》:“西施捧心,孙寿折腰。”
国语辞典弱不禁风,婀娜多姿的步伐。折腰步[zhéyāobù]⒈弱不禁风,婀娜多姿的步伐。引《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嗁妆、堕马髻、折腰步。」
辞典修订版弱不禁风,婀娜多姿的步伐。《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嗁妆、堕马髻、折腰步。」
读音:zhē,zhé,shé
[zhé]
[ zhē ]1.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 zhé ]1. 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2. 幼年死亡:夭折。
3. 弯转,屈曲: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4. 返转,回转:折返。
5. 损失:损兵折将。
6.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挠。
7. 减少:折寿(减少寿命)。折扣。
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9. 心服:折服(a.信服;b.说服)。
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折子戏。
11. 判决:折狱。
[ shé ]1. 断:绳子折了。
2. 亏损:折本生意。
3. 姓。
读音:yāo
[yāo]
(1)(名)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弯~|两手叉~。
(2)(名)裤腰:红裤子;绿~。
(3)(名)指腰包或衣兜:我~里还有些钱。
(4)(名)事物的中间部分:山~|故事说到半中~。
(5)(名)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海~。
读音:bù
[bù]
(1)(名)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跑~|寸~难移|走了一~棋。
(2)(名)阶段:事情一~比一~顺利。
(3)(名)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
(4)(量)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5)(动)用脚走:~入会场|亦~亦趋。
(6)(动)〈书〉踩;踏:~人后尘。
(7)(动)〈方〉用脚步等量地:~一~这块地够不够三亩。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