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不过头点地
【拼音】:shā rén bù guò tóu diǎn dì
【简体】:杀人不过头点地
【繁体】:殺人不過頭點地
词语解释⒈ 谓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太认真。杀人不过头点地[shārénbùguòtóudiǎndì]⒈谓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太认真。
基础解释(谚语)劝人不要逼索太甚。
引证解释⒈ 谓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太认真。引:《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既是你众人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张斌《柳叶桃》五:“杀人不过头点地,能原谅就得原谅,不能得理不饶人。”⒈谓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太认真。引《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既是你众人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张斌《柳叶桃》五:“杀人不过头点地,能原谅就得原谅,不能得理不饶人。”
综合释义(谚语)劝人不要逼索太甚。谓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太认真。《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既是你众人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张斌《柳叶桃》五:“杀人不过头点地,能原谅就得原谅,不能得理不饶人。”
汉语大词典谓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太认真。《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既是你众人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张斌《柳叶桃》五:“杀人不过头点地,能原谅就得原谅,不能得理不饶人。”
国语辞典⒈ (谚语)劝人不要逼索太甚。引:《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我本待一刀了却这厮性命,既是你众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杀人不过头点地[shārénbùguòtóudiǎndì]⒈(谚语)劝人不要逼索太甚。引《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我本待一刀了却这厮性命,既是你众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
辞典修订版(谚语)劝人不要逼索太甚。《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我本待一刀了却这厮性命,既是你众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谚语)劝人不要逼索太甚。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我本待一刀了却这厮性命,既是你众代他苦苦哀求,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权且寄下他这颗驴头。
其他释义1.谓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太认真。
1.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必深追不放?别人干了,媒体曝光又能怎样?我最看不惯笑话的一帮人。
2.毕竟刘翔也只是普通人而已,杀人不过头点地,不要再整天批斗了。
3.老子现在有那么惨么?杀人不过头点地,我再怎么说也是七尺男儿,虽说是个穷光蛋,但还不至于到那种被人施舍的地步。
4.民谚有“杀人不过头点地”,死则死矣,难道还非得砍头不成?所以砍头一说,无从考证。
5.这招可谓毒辣之极,杀人不过头点地,他姜昆不仅要断人钱财,还要断人生路,斩草除根。
6.刘秘书叹口气,说,老乔,杀人不过头点地,差不多就行了,别狮子大张口,否则,永远没得解决。
7.在“杀人不过头点地”的文化熏染下,特别在人们的理性认知日益蓬勃的当下语境中,恐怕不该将问题官员一棍子打死,再踩上一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8.杀人不过头点地,得饶人处且饶人。
9.似乎一个辞职,就“杀人不过头点地,你还要怎样”。
10.杀人不过头点地,战死不过横疆场。
读音:shā
[shā]
(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
(2)(动)战斗:~出重围。
(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
(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
(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使感觉疼痛:肥皂水~眼睛。
(6)(动)同“煞”
(7)(动):~笔|~尾。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guò,guo,guō
[guò]
[ guò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7. 错误:过错。记过。
[ guo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 guō ]1. 姓。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diǎn
[diǎn]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6. 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11. 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点菜。点将(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16. 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18. 同“踮”。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