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倚衡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倚衡

倚衡

【拼音】:yǐ héng

【注音】:一ˇㄏㄥˊ

【结构】:倚(左右结构)衡(左中右结构)

【简体】:倚衡

【繁体】:倚衡

解释

词语解释1.靠在车前横木上。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骑,倚也。衡,楼殿边栏楯也。'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衡,车衡也。骑音倚,谓跨之。'按,'骑衡'后作'倚衡',有两解,一解据如淳说,谓倚靠在楼殿边栏干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引袁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唐刘禹锡《观市》:'是日倚衡而阅之,感其盈虚之相寻也速,故着于篇云。'一解据韦昭说,谓跨在车前横木上。

基础解释倚靠在楼殿边栏干上。

引证解释⒈靠在车前横木上。引《论语·卫灵公》:“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明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答陈才卿书》:“若知此心此理端的在我,则参前、倚衡自有不容捨者。”⒉一解据韦昭说,谓跨在车前横木上。引《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骑,倚也。衡,楼殿边栏楯也。”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衡,车衡也。骑音倚,谓跨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引袁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唐刘禹锡《观市》:“是日倚衡而閲之,感其盈虚之相寻也速,故著於篇云。”唐陆龟蒙《渔具诗·钓车》:“高多倚衡惧,下有折轴速。”

网络解释倚衡概述

综合释义靠在车前横木上。《论语·卫灵公》:“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明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答陈才卿书》:“若知此心此理端的在我,则参前、倚衡自有不容捨者。”《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骑,倚也。衡,楼殿边栏楯也。”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衡,车衡也。骑音倚,谓跨之。”按,“骑衡”后作“倚衡”,有两解,一解据如淳说,谓倚靠在楼殿边栏干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引袁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唐刘禹锡《观市》:“是日倚衡而閲之,感其盈虚之相寻也速,故著於篇云。”一解据韦昭说,谓跨在车前横木上。唐陆龟蒙《渔具诗·钓车》:“高多倚衡惧,下有折轴速。”倚靠在楼殿边栏干上。《论语·卫灵公》:“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明.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答陈才卿书》:“若知此心此理端的在我,则参前、倚衡自有不容舍者。”《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骑,倚也。衡,楼殿边栏楯也。”

网友释义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Ayurširidara,梵语“寿吉度”之意,1339年—1378年),北元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16代大汗(1370年—1378年在位),元惠宗(顺帝)长子,母为高丽贡女奇皇后。早年接受儒学教育,至正十三年(1353年)被册封为皇太子。当时惠宗荒淫纵欲,太子联合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欲夺帝位,惠宗则以孛罗帖木儿为支柱。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惠宗与太子两方爆发内战,太子联合扩廓帖木儿驱除孛罗帖木儿一派,获得胜利,与惠宗也实现和解。后来他又攻打扩廓帖木儿,导致元朝内乱不断。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将领徐达、常遇春进攻大都,他随惠宗出逃上都,旋又至应昌。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惠宗死,爱猷识理达腊继位。不久后明军破应昌,他逃奔和林,改元“宣光”。在位期间力图中兴元朝,重新起用扩廓帖木儿,击退明军北犯,但亦无法恢复中原,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后徙帐金山之北,宣光八年(1378年)四月去世,庙号“昭宗”,汗号为“必里克图汗”,由脱古思帖木儿嗣位。

汉语大词典(1).靠在车前横木上。《论语·卫灵公》:“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明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答陈才卿书》:“若知此心此理端的在我,则参前、倚衡自有不容舍者。”(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骑,倚也。衡,楼殿边栏楯也。”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衡,车衡也。骑音倚,谓跨之。”按,“骑衡”后作“倚衡”,有两解,一解据如淳说,谓倚靠在楼殿边栏干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引袁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唐刘禹锡《观市》:“是日倚衡而阅之,感其盈虚之相寻也速,故著于篇云。”一解据韦昭说,谓跨在车前横木上。唐陆龟蒙《渔具诗·钓车》:“高多倚衡惧,下有折轴速。”

其他解释犹凭轼也。《史记·袁盎传》作骑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灞水》:「袁盎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

字义分解

读音:yǐ

[yǐ]

1.  靠着,倚靠。倚赖。倚傍。倚托。倚重。

2.  仗恃:倚势。倚恃。倚仗。

3.  偏,歪:不偏不倚。

4.  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读音:héng

[héng]

(1)(名)秤杆;泛指称重量的器具。

(2)(动)称重量。

(3)(动)衡量:~情度理。

(4)(Hénɡ)姓。

上一个:仪衡

下一个:饮水栖衡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