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金
【拼音】:shú jīn
【注音】:ㄕㄨˊㄐ一ㄣ
【结构】:赎(左右结构)金(上下结构)
【简体】:赎金
【繁体】:贖金
词语解释赎金shújīn。(1)赎回抵押品所用的钱。赎金[shújīn]⒈赎回抵押品所用的钱。英ransom;
基础解释赎回抵押品所用的钱
引证解释⒈赎罪、赎身或赎回抵押品所用的钱。引宋李觏《安民策第八》:“己之赎金无穷,而人之肌肉有尽,孰能以敲扑之苦,易銖两之罚哉!”清全祖望《陈卜年志》:“管村归而陕抚移咨浙抚追赎金之未足者。”
网络解释赎金(词语释义:赎金)赎金,是绑架事件里经常看到的字眼,就是绑架者向对方勒索钱财,以作交换人质的条件。掳人勒赎的行为,已被公众视为是一种逼人让步的行动。但近代,歹徒往往会在被害者家属交付赎金后,杀人灭口(俗称“撕票”)。另有,同名图书《赎金》。
综合释义赎罪、赎身或赎回抵押品所用的钱。宋李觏《安民策第八》:“己之赎金无穷,而人之肌肉有尽,孰能以敲扑之苦,易銖两之罚哉!”清全祖望《陈卜年志》:“管村归而陕抚移咨浙抚追赎金之未足者。”赎金[shújīn]为取回典当物品或换取人身自由所付出的金钱。如:「歹徒绑架人质,要求一百万赎金。」也称为「赎款」。
国语辞典为取回典当物品或换取人身自由所付出的金钱,如:「歹徒绑架人质,要求一百万赎金。」赎金[shújīn]⒈为取回典当物品或换取人身自由所付出的金钱。例如:「歹徒绑架人质,要求一百万赎金。」
辞典修订版为取回典当物品或换取人身自由所付出的金钱,如:「歹徒绑架人质,要求一百万赎金。」也称为「赎款」。
辞典简编版为取回典当物品或换取人身自由所付出的金钱。 【造句】警方在歹徒现身取赎金的同时,将其逮捕到案。
法语rançon
其他释义1.赎罪﹑赎身或赎回抵押品所用的钱。
1.我说,我家没有太多钱,但我家人一定会付赎金将我领回去,他看着我,笑了,回问,“真的?”。
2.什么人能用这么邪恶的方法,向世界各国勒索钜大赎金呢?
3.该网帖还称,嫌疑人对章英启的杀人过程进行摄像记录作为威胁依据,之后将章释放回家准备赎金。
4.只要拿到大笔赎金,再撕了肉票,一样能做到天衣无缝。
5.我还害怕……我请求父亲留个哥哥留守卡霍城,可是他们没人愿意错过战胜南方后的荣耀和赎金。
6.玩赏动物偷窃行为,爱畜偷盗行为:偷窃宠物,如猫或狗,通常为贩卖给实验室或敲诈赎金。
7.索马里海盗并非恐怖主义,船东支付海盗赎金解救被劫船货不应被认定为非法。
8.公海獭甚至还会绑架小海獭押着它们当肉票,除非母海獭肯付赎金。
9.面对天价的赎金,被拐孩子的母亲失声痛哭。
10.据政府的消息人士说,这是从绑架和杀害前总统库瓦斯的女儿塞西利亚开始发现的,一些警察与绑架分子进行谈判,向家属勒索赎金,窃取情报。
读音:shú
[shú]
(1)(动)用财物把抵押品换回
(2)(动)抵消;弥补(罪过):~罪。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