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含忍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含忍

含忍

【拼音】:hán rěn

【注音】:ㄏㄢˊㄖㄣˇ

【结构】:含(上下结构)忍(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犹容忍。2.谓宽容;忍耐力强。含忍[hánrěn]⒈犹容忍。⒉谓宽容;忍耐力强。

基础解释犹容忍。谓宽容;忍耐力强。

引证解释⒈犹容忍。引《三国志·魏志·程昱传》:“大臣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宋苏轼《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情理巨蠹,实难含忍。”清陆继辂《建阳知县陆费君墓志铭》:“其或稍知自好,则务为优容含忍,冀且无事。”⒉谓宽容;忍耐力强。引朱自清《<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

网络解释含忍含忍,汉语词汇。

释义1、犹容忍。2、谓宽容;忍耐力强

综合释义犹容忍。《三国志·魏志·程昱传》:“大臣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宋苏轼《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情理巨蠹,实难含忍。”清陆继辂《建阳知县陆费君墓志铭》:“其或稍知自好,则务为优容含忍,冀且无事。”谓宽容;忍耐力强。朱自清《<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

网友释义含忍,【注音】:ㄏㄢˊㄖㄣˇ。《三国志·魏志·程昱传》:“大臣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

汉语大词典(1).犹容忍。《三国志·魏志·程昱传》:“大臣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宋苏轼《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情理巨蠹,实难含忍。”清陆继辂《建阳知县陆费君墓志铭》:“其或稍知自好,则务为优容含忍,冀且无事。”(2).谓宽容;忍耐力强。朱自清《〈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

含忍造句更多 >>

1.观其凶狡,忧在不测,恶积罪著,非可含忍,应加铲除,以明国宪。

2.若是你不说话,我就含忍着,以你的沉默来填满我的心,我要沉静地等候,象黑夜在星光中无眠,忍耐地低首。

3.既不到阴司,没处合理,阳间官府外,又不是鬼魂可告的,所以含忍至今。

4.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5.大臣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小人畏其锋芒,郁结而无告。

6.掌珠只得含忍,只好向这些邻舍道他母子不好罢了。

7.倘使你不说话,我将含忍着,心中充满你的沉默。

8.全力加强自己,赖他光荣的德能,含忍容受一切。

9.帖木真虽恨那汪罕,然犹因他误信谗人,曲为含忍

10.若是你不说话,我就含忍着,以你的沉默来填满我的心。

字义分解

读音:hán

[hán]

1.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含一口水。含漱剂。含英咀()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2.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含。含义。含量。含苞。含蕴。含混。含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3.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含情。

读音:rěn

[rěn]

(1)(动)忍耐;忍受:是可~;孰不可~?

(2)(动)忍心:于心不~。

含忍相关成语

含忍相关词语

上一个:百忍

下一个:爱忍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