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多不愁
【拼音】:zhài duō bù chóu
【注音】:ㄓㄞˋㄉㄨㄛㄅㄨˋㄔㄡˊ
【词性】:成语。
【简体】:债多不愁
【繁体】:債多不愁
词语解释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⒈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成语解释债多不愁
综合释义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债多不愁[zhàiduōbùchóu]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清、翟灏《通俗编·货财·债多不愁》:「李流芳诗:『人言债多能不愁,我因为作终夜忧。』。」
其他解释清、翟灏《通俗编·货财·债多不愁》:「李流芳诗:『人言债多能不愁,我因为作终夜忧。』。」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一:“中政府不遑后顾,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多不愁。”
近义词 虱多不痒
1.我知道她会借给我四万去扳本,那么就是二十一万——债多不愁这句话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2.迪声近来无数官司缠身,他们倒是债多不愁、虱多不痒了。
3.虱多不痒,债多不愁,想把我碎尸万段的人多着呢,眼面前就有两位磨刀霍霍,准备落我狗命,你想办我,后面排队吧!
4.算了,算了,惊讶就像债,债多不愁,作为世间稀少的神魔人混血儿,我要淡定,看见圣魂什么的,我也要淡定……般若波罗蜜……
5.而此时天梧城南镜元山中的陈炫正在神闲气定的练气之中,这倒不是陈炫不怕吴姓男子的师门来寻仇,而是害怕到了极点,典型的债多不愁的表现。
6.反正自己的形象本来就很恶劣,所谓债多不愁,虱多不痒,水来土淹,兵来将挡!不过今天唐风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出去了,游历天秀的计划也彻底夭折。
7.至于黄家的事,刘锐是债多不愁,隐约中知道刘家的败落,有着黄家的影子。
8.弹劾朕的奏章多了去,朕是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9.这一下世界总算是清净了,我也告诉你们,要我命的人太多了,有句老话说的好,债多不愁。
10.批评声多了,有可能“债多不愁虱多不痒”,也有可能会起些作用。
读音:zhài
[zhài]
(1)(名)欠别人的钱
(2)(动)借债。
读音:duō
[duō]
(1)(形)数量大:~年。
(2)(形)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数量上超出:~住两天。
(3)(形)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了。
(4)(形)超出原有的或应有的数量或限度:你的钱给~了。
(5)(数)(用在数量词后)表示不确定的零数:五十~。
(6)(副)表赞叹:~幸福啊!
(7)(副)表疑问:你有~大?
(8)姓。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chóu
[chóu]
(1)(动)忧虑;使担优。
(2)(形)形容景象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