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明
【拼音】:tóu míng
【注音】:ㄊㄡˊㄇ一ㄥˊ
【结构】:投(左右结构)明(左右结构)
【简体】:投明
【繁体】:投明
词语解释1.破晓。2.奔向光明。投明[tóumíng]⒈破晓。⒉奔向光明。
基础解释破晓。奔向光明。
引证解释⒈破晓。引宋夏元鼎《水调歌头》词:“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三国志平话》卷下:“﹝庞统﹞却写书与梅竹,投明还寨。”⒉奔向光明。引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二折:“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休猜做人中禽兽。”
网络解释投明解释出处
综合释义破晓。宋夏元鼎《水调歌头》词:“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三国志平话》卷下:“﹝庞统﹞却写书与梅竹,投明还寨。”奔向光明。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二折:“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休猜做人中禽兽。”破晓、黎明。《三国志平话.卷下》:「却写书与梅竹,投明还寨,却呈书与军师。」投向光明正道。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
汉语大词典(1).破晓。宋夏元鼎《水调歌头》词:“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三国志平话》卷下:“﹝庞统﹞却写书与梅竹,投明还寨。”(2).奔向光明。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二折:“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休猜做人中禽兽。”
国语辞典破晓、黎明。投明[tóumíng]⒈破晓、黎明。引《三国志平话·卷下》:「却写书与梅竹,投明还寨,却呈书与军师。」⒉投向光明正道。引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
辞典修订版破晓、黎明。《三国志平话.卷下》:「却写书与梅竹,投明还寨,却呈书与军师。」投向光明正道。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
1.自拔来归的近义词是弃暗投明。
2.李先生能够弃暗投明,翩然归来,我们对此表示欢迎与赞赏。
3.被围困的敌军举着白旗,表示弃暗投明,向我军投降。
4.你们当兵打仗,为的就是穿衣吃饭?现在连饭都吃不上,还替他们卖什么命啊?解放军是穷人自己的队伍,我军欢迎每一个弃暗投明的人。
5.白道友能够弃暗投明真是太好了,我四宗并立乃是唇齿相依之势,少了任何一个宗门都会让正阳门趁虚而入,白道友此举真是明智啊。
6.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
7.弃暗投明是一切犯罪分子唯一光明的出路。
8.一是弃暗投明,做小服低地侍候大奶月娘;二是攒些私房钱找个新主子正大光明地再嫁。
9.但后来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小,原来很多人都开始弃暗投明,纷纷开始戒烟,只剩我们几个顽固分子在那里“负隅顽抗”。
10.在这种情况下,弃暗投明改换门庭也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
读音:tóu
[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
(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
(3)(动)投射。
(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
(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
(6)(动)迎合。
(7)(副)临;在…之前。
读音:míng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