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蹈海
【拼音】:lǔ lián dǎo hǎi
【注音】:ㄌㄨˇㄌ一ㄢˊㄉㄠˇㄏㄞˇ
【词性】:成语。
【简体】:鲁连蹈海
【繁体】:魯連蹈海
词语解释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鲁连蹈海[lǔliándǎohǎi]⒈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引证解释⒈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参见“鲁连”。引明许时泉《武陵春》:“弃礼义而尚有功,鲁连蹈海;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征诗敬赋》:“毕竟此生耻秦帝,忍学鲁连蹈海计。”
综合释义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之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毕竟此生耻秦帝,忍学~计。◎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征诗敬赋》鲁连蹈海[lǔliándǎohǎi]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周游列国到赵国时,正逢秦兵围赵都邯郸。魏王因惧秦而派辛垣衍劝说赵王尊秦为帝。鲁仲连和他激辩,并义正词严的表示:宁愿跳海而死,也不做暴秦的臣民。典出《战国策.赵策三》。后比喻宁死也不受强敌屈辱的节操。清.吴伟业〈东莱行〉:「鲁连蹈海非求名,鸱夷一舸宁逃生。」
网友释义鲁连蹈海,典故名,成语,语出《战国策》卷二十〈赵策·秦围赵之邯郸〉,“鲁连”,即鲁仲连(约前305年~前245年)战国时名士。“蹈海”,蹈东海而死。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汉语大词典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明许时泉《武陵春》:“弃礼义而尚有功,鲁连蹈海;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征诗敬赋》:“毕竟此生耻秦帝,忍学鲁连蹈海计。”参见“鲁连”。
国语辞典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周游列国到赵国时,正逢秦兵围赵都邯郸。魏王因惧秦而派辛垣衍劝说赵王尊秦为帝。鲁仲连和他激辩,并义正词严的表示:宁愿跳海而死,也不做暴秦的臣民。典出《战国策.赵策三》。后比喻宁死也不受强敌屈辱的节操。鲁连蹈海[lǔliándàohǎi]⒈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周游列国到赵国时,正逢秦兵围赵都邯郸。魏王因惧秦而派辛垣衍劝说赵王尊秦为帝。鲁仲连和他激辩,并义正词严的表示:宁愿跳海而死,也不做暴秦的臣民。典出《战国策·赵策三》。后比喻宁死也不受强敌屈辱的节操。引清·吴伟业〈东莱行〉:「鲁连蹈海非求名,鸱夷一舸宁逃生。」成语解释鲁连蹈海
辞典修订版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周游列国到赵国时,正逢秦兵围赵都邯郸。魏王因惧秦而派辛垣衍劝说赵王尊秦为帝。鲁仲连和他激辩,并义正词严的表示:宁愿跳海而死,也不做暴秦的臣民。典出《战国策.赵策三》。后比喻宁死也不受强敌屈辱的节操。清.吴伟业〈东莱行〉:「鲁连蹈海非求名,鸱夷一舸宁逃生。」
出处明·许时泉《武陵春》:“弃礼义而尚有功,鲁连蹈海;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
其他释义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之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反义词 宁死不屈
1.昔子胥在吴,寄子齐国;鲁连蹈海,义不帝秦。
2.4月29日和4月30日,连战先生先后在北大和西安后宰门小学,两次提到他的祖父连横先生曾经说过的“昔子胥在吴,寄子齐国;鲁连蹈海,义不帝秦。
3.台湾人“鲁连蹈海,义不帝秦”的抗争,犹自让人气血奔涌,感慨民族大义之永存。
4.昔子胥在吴,寄子齐国;鲁连蹈海,义不帝秦。【www.chazidian.com/zj-103338/造句网】
5.昔子胥在吴,寄子齐国;鲁连蹈海,义不帝秦。(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6.台湾人“鲁连蹈海,义不帝秦”的抗争,犹自让人气血奔涌,感慨民族大义之永存。【www.chazidian.com/zj-103338/查字典造句网】
7.毕竟此生耻秦帝,忍学鲁连蹈海计。◎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征诗敬赋》
读音:lǔ
[lǔ]
1.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读音:lián
[lián]
(1)(动)相连;连接。(副)连续;接续;继续(表示前后没有断开)
(2)(动)相连;连接。(介)包括在内
(3)(动)相连;连接。(名)军队的编制单位;由若干排组成。
(4)(动)相连;连接。(Lián)姓。
(5)(介)表示强调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之意:她臊得~脖子都红了|你怎么~他也不认识。
读音:dǎo
[dǎo]
(1)(动)踩、踏:赴汤~火。
(2)(动)跳动:手舞足~。
读音:hǎi
[hǎi]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