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致
【拼音】:luó zhì
【注音】:ㄌㄨㄛˊㄓˋ
【词性】:动词。
【结构】:罗(上下结构)致(左右结构)
【简体】:罗致
【繁体】:羅致
词语解释罗致luózhì。(1)延聘、搜罗;招致。罗致[luózhì]⒈延聘、搜罗;招致。例闻佳名竞喜,挥金帛以罗致。——林希逸《孔雀赋》罗致人材。英enlisttheservicesof;collect;gatherup;roundup;
基础解释(动)延聘;搜罗(人才)。
引证解释⒈用网捕捉鸟类。后多喻招致人才。引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乌公﹞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明史·蔡国珍传》:“乡人严嵩当国,欲罗致门下。”《老残游记》第三回:“幕府人才济济,凡有所闻的,无不罗致於此了。”
网络解释罗致(汉语词汇)罗致出自《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基本释义是用网捕捉鸟类。
综合释义用网捕捉鸟类。后多喻招致人才。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乌公﹞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明史·蔡国珍传》:“乡人严嵩当国,欲罗致门下。”《老残游记》第三回:“幕府人才济济,凡有所闻的,无不罗致於此了。”
汉语大词典用网捕捉鸟类。后多喻招致人才。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乌公﹞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明史·蔡国珍传》:“乡人严嵩当国,欲罗致门下。”《老残游记》第三回:“幕府人才济济,凡有所闻的,无不罗致于此了。”
国语辞典招致人才。《老残游记.第三回》:「幕府人才济济,凡有所闻的无不罗致于此了。」。罗致[luózhì]⒈招致人才。。引《老残游记·第三回》:「幕府人才济济,凡有所闻的无不罗致于此了。」近招揽
辞典简编版网罗、招致。 【造句】那家电脑公司罗致了数名电脑界的优秀人才。
其他释义以网捕鸟。比喻招致人才:凡有才者莫不罗致门下。
1.他说:“我需要尽可能地把最优秀的人才罗致到自己周围,而我在凯洛格找到了这些人。”。
2.张居正再三叮咛谭戚两人务必谦恭退让,不要居功自傲,警告说,北兵积愤于南兵久矣,他们多方罗致,务在挫辱之,所以务从谦抑,毋自启侮。
3.各亲王贝勒等,见圣祖这样,便也谬托风雅,争着罗致文士。
4.只有球迷的不满会带来更高代价时,一掷千金罗致球员的场面怕是才能发生。
5.汉密尔顿又罗致了一批精干的负责各地区的主管官员。
6.而“炒”风一过,乃有签名售书盛举,各地出版发行单位争相罗致名人,出台亮相。
7.要是你掉败了,万万别忘了罗致教训。
8.罗致光及曾钰成指要看具体方案有多复杂,不刻意阻延实施限期。
9.让我们将我们的国家所从处的危险中解脱出来,从这些危险所一再声名的教训中罗致聪明。
10.一名年轻女性把自己扮成了一只章鱼,以向章鱼保罗致敬,因为这只生活在德国的大名鼎鼎的“神算”章鱼此前做出了西班牙将夺冠的预测。
读音:luó
[luó]
1. 捕鸟的网:罗网。
2.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罗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6. 用罗筛东西:罗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脶”。
10. 姓。
读音:zhì
[zhì]
(1)(动)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辞|~电|~函|~候|~敬|~谢。
(2)(动)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力|专心~志。
(3)(动)招致:~病。
(4)(动)以致:~使人误解。
(5)(名)情趣:兴~|别~。
(6)(形)精密、精细: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