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词
【拼音】:hóng cí
【注音】:ㄏㄨㄥˊㄘˊ
【结构】:鸿(左右结构)词(左右结构)
【繁体】:鴻詞
词语解释雄伟的文词。“博学鸿词科”的省称。鸿词[hóngcí]⒈雄伟的文词。“博学鸿词科”的省称。
引证解释⒈雄伟的文词。引宋王禹偁《宋湜挽词》:“柩前言顾命,笔下定鸿词。”⒉“博学鸿词科”的省称。引清全祖望《湖语》:“堂堂深寧,正学是宗,薈萃鸿词,比轡三洪。”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清﹞又復设乡会之科,创鸿词之举。”
网络解释鸿词鸿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óngcí,是指雄伟的文词。
综合释义雄伟的文词。宋王禹偁《宋湜挽词》:“柩前言顾命,笔下定鸿词。”“博学鸿词科”的省称。清全祖望《湖语》:“堂堂深寧,正学是宗,薈萃鸿词,比轡三洪。”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清﹞又復设乡会之科,创鸿词之举。”鸿词[hóngcí]
网友释义hóngcíㄏㄨㄥˊㄘㄧˊ鸿词(1).雄伟的文词。宋王禹偁《宋湜挽词》:“柩前言顾命,笔下定鸿词。”(2).“博学鸿词科”的省称。清全祖望《湖语》:“堂堂深宁,正学是宗,荟萃鸿词,比辔三洪。”胡蕴玉《序》:“﹝清﹞又复设乡会之科,创鸿词之举。”
汉语大词典(1).雄伟的文词。宋王禹偁《宋湜挽词》:“柩前言顾命,笔下定鸿词。”(2).“博学鸿词科”的省称。清全祖望《湖语》:“堂堂深宁,正学是宗,荟萃鸿词,比辔三洪。”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清﹞又复设乡会之科,创鸿词之举。”
其他释义1.雄伟的文词。2.'博学鸿词科'的省称。
1.陈贞慧于顺治十三年卒;冒辟疆在康熙年间,“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遂终老于乡里。
2.乾隆初,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应博学鸿词科试,他以病谢辞。
3.族祖征君公讳炅,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
4.始祖,字远宝,行二世居陇西年二十四举进士,又举博学鸿词为太子校书,年二十九逝世于京师,迁葬庆义乡地名嵩原配。
5.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我今日此来,又非应博学鸿词科,何暇与你泛论古今成败!
6.族祖征君公讳炅,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鸿词造句]
7.乾隆初,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应博学鸿词科试,他以病谢辞。[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鸿词造句]
读音:hóng
[hóng]
(1)(名)鸿雁:~毛。
(2)(名)〈书〉指书信:来~(来信)。
(3)(形)大:~图|~儒。
(4)(Hónɡ)姓。
读音:cí
[cí]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