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幅残纸
【拼音】:duàn fú cán zhǐ
【注音】:ㄉㄨㄢˋㄈㄨˊㄘㄢˊㄓˇ
【词性】:成语。
【简体】:断幅残纸
【繁体】:斷幅殘紙
词语解释幅:指小笺。指残留或星散的写有诗文墨迹的小幅纸。⒈幅:指小笺。指残留或星散的写有诗文墨迹的小幅纸。成语解释断幅残纸
网友释义【名称】断幅残纸【拼音】duànfúcánzhǐ【解释】幅:指小笺。指残留或星散的写有诗文墨迹的小幅纸。【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行书三·吴通玄》:“故当时名臣碑刻,往往得其书则夸以为荣,至于文稿,断幅残纸争传之。”【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辞典修订版写有诗文墨迹的残纸残片。《宣和书谱.卷九.行书三.唐吴通玄》:「故当时名臣碑刻,往往得其书则夸以为荣;至于文稿,断幅残纸人争传之。」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写有诗文墨迹的残纸残片。宣和书谱.卷九.行书三.唐吴通玄:故当时名臣碑刻,往往得其书则夸以为荣;至于文稿,断幅残纸人争传之。
出处《宣和画谱·行书三·吴通玄》
读音:duàn
[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读音:fú
[fú]
(1)(形)(~儿;读fúr)布帛、呢绒等的宽度:~面|单~|双~|宽~的白布。
(2)(形)泛指宽度:~员|振~。
(3)(~儿;读fúr)(量)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一~画|用两~布做一个床单儿。
读音:cán
[cán]
(1)(形)不完整;残缺:这部书很好;可惜~了。
(2)(形)剩余的;将尽的:~冬|~敌|风卷~云。
(3)(形)伤害;毁坏:摧~。
(4)(形)凶恶:~忍|~酷。
读音:zhǐ
[zhǐ]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