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抛砖引玉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

【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

【注音】:ㄆㄠㄓㄨㄢ一ㄣˇㄩˋ

【词性】:成语。

【简体】:抛砖引玉

【繁体】:拋磚引玉

解释

词语解释抛砖引玉pāozhuān-yǐnyù。(1)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自谦以粗浅的见解引出别人的高见。抛砖引玉[pāozhuānyǐnyù]⒈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自谦以粗浅的见解引出别人的高见。例方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清·李汝珍《镜花缘》英throwoutabricktoattractajade;(fig)offerafewcommonplaceremarksbywayofintroductionsothatothersmaycomeupwithvaluableopinions;

基础解释谦辞,比喻用自己先发表的粗浅、不成熟的观点或文章去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或佳作。

引证解释⒈相传唐人赵嘏有诗名,至吴,常建欲得其诗,知其必游灵岩寺,遂先题诗二句于壁,嘏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常建诗不及赵嘏,故人谓建乃抛砖引玉。见清西厓《谈徵·言部·抛砖引玉》。常建为玄宗开元时进士,赵嘏于武宗会昌二年进士及第,时建已早卒。所传建题句待嘏补成事,其谬显然。后常用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引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得福。”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天缘巧合》:“君勿靳此,亦抛砖引玉耳。”张抗抗《淡淡的晨雾》:“他原以为自己人微言轻,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不到自己的话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亦作“抛甎引玉”。《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甎引玉,却引得个墼子。’”亦省作“抛塼”。宋苏轼《与朱康叔书》:“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却求为书,抛塼之谓也。”

综合释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汉语大词典相传唐人赵嘏有诗名,至吴,常建欲得其诗,知其必游灵岩寺,遂先题诗二句于壁,嘏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常建诗不及赵嘏,故人谓建乃抛砖引玉。见清西厓《谈徵·言部·抛砖引玉》。常建为玄宗开元时进士,赵嘏于武宗会昌二年进士及第,时建已早卒。所传建题句待嘏补成事,其谬显然。后常用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得福。”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天缘巧合》:“君勿靳此,亦抛砖引玉耳。”张抗抗《淡淡的晨雾》:“他原以为自己人微言轻,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不到自己的话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亦作“抛砖引玉”。《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亦省作“抛塼”。宋苏轼《与朱康叔书》:“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却求为书,抛塼之谓也。”

国语辞典将砖抛出,引回玉来。后以此为自谦之词,比喻自己先发表的粗陋诗文或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论。抛砖引玉[pāozhuānyǐnyù]⒈将砖抛出,引回玉来。后以此为自谦之词,比喻自己先发表的粗陋诗文或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论。引《景德传灯录·卷一〇·赵州东院从谂禅师》:「赵州观院从谂禅师,……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得个墼子。』」《幼学琼林·卷三·珍宝类》:「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成语解释抛砖引玉

辞典修订版将砖抛出,引回玉来。后以此为自谦之词,比喻自己先发表的粗陋诗文或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论。《景德传灯录.卷一零.赵州东院从谂禅师》:「赵州观院从谂禅师,……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得个墼子。』」《幼学琼林.卷三.珍宝类》:「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

辞典简编版自谦之词,比喻先以自己较不好的意见或行为,来引起别人更为优秀的表现。 【造句】这次义卖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人共襄盛举。

成语词典版01.《景德传灯录.卷一零.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源)02.元.贯云石〈斗鹌鹑.国色天香套.金蕉叶〉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致福。」03.《幼学琼林.卷三.珍宝类》:「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04.《镜花缘.第一八回》:「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

典故唐代高僧从谂掸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会外界的任何干扰,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恰恰有个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居,走出礼拜。从谂掸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还不如的土坯!”,另外,有一个抛砖引玉的故事。据《历代诗话》、《谈证》等书记述:唐代诗人赵嘏,以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博得大诗人杜牧的赞赏,人们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当时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他听说赵嘏来到吴地,料他一定会去灵岩寺游览,便先赶到灵岩,在寺前山墙上题诗两句,希望赵嘏看到后能添补两句,续成一首。果然赵嘏游览灵岩寺看到墙上两句诗,不由诗兴勃发,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绝诗。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作“抛砖引玉”。其实,常建、赵嘏并非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的活动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续诗之说不可信,只是由于这段故事很出名,人们也就承认它是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之一。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鯈子。’”

法语parler le premier dans le but de faire ressortir l'esprit des autres orateurs

其他释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抛砖引玉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得之见 引玉之砖 弃卒保车 引蛇出洞 千虑一得 指点江山 举一反三

反义词 开门见山

抛砖引玉造句更多 >>

1.因此,本论文旨在对音乐本科招生考试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2.我刚才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高见。

3.座谈会引言人抛砖引玉的说辞很巧妙,使得在座各位纷纷发表高见。

4.各位同学不愿先发表意见,我就来个抛砖引玉,先说几句吧!

5.他在人代会上先提出几点见解,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发表更好的建议。

6.禀皇上,小民赵子轩,一首《古原草送别》,愿为众位才子抛砖引玉

7.也许我将抛砖引玉,以这份名单来鼓舞其他小学教育工作者创建他们自己的名单并在他们各自的博客上公布。

8.本文就民事公益诉讼作了初步探讨,望起抛砖引玉之效果。

9.本文介绍笔者在继续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意在推出初中教师职务培训的初步模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0.我藉著这段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能有许多精彩的论见。

字义分解

读音:pāo

[pāo]

(1)(动)扔;投掷:~球|~物体|~砖引玉。

(2)(动)丢下:~妻别子。

(3)(动)抛售。

读音:zhuān

[zhuān]

(1)(名)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块|~坯|~头|~瓦|~窑。

(2)(名)形状像砖的东西:茶~|煤~。

读音:yǐn

[yǐn]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上一个:大肆咆哮

下一个:抛售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