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子
【拼音】:shà zǐ
【注音】:ㄕㄚˋㄗˇ
【结构】:厦(半包围结构)子(独体结构)
【繁体】:廈子
词语解释披屋。厦子[shàzǐ]⒈披屋。
基础解释披屋。
引证解释⒈披屋。引《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把后面天井内搭了个芦蓆的厦子做厨房。”
网络解释厦子一种高度不高、面积不大的小房子,多为红色板砖建造。厦子的作用就是一般存储煤,自行车,旧家具,杂物.在黑龙江五十六十年代的老住房,一般普遍存在.厦子是和居住的房子分离的并且厦子面积一般比主房子要小.
综合释义披屋。《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把后面天井内搭了个芦蓆的厦子做厨房。”
网友释义启东博大医院是一所集临床、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汉语大词典披屋。《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把后面天井内搭了个芦席的厦子做厨房。”
其他释义1.披屋。
1.于是,四个人集中智慧,最后借用了杠杆的力量,费劲八累地总算是把它弄进了早就收拾好的偏厦子里,上面苫好黑油粘纸,以防被雨淋到。
2.文凯和俊杰一起向老板辞了职,俩人一起领着文霞回到那白天能见太阳,夜里可望星星月亮的偏厦子家中。
3.外公,住在这间在正房的房山头接的一间偏厦子草房内。
4.于是,四个人集中智慧,最后借用了杠杆的力量,费劲八累地总算是把它弄进了早就收拾好的偏厦子里,上面苫好黑油粘纸,以防被雨淋到。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5.外公,住在这间在正房的房山头接的一间偏厦子草房内。(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读音:shà,xià
[shà]
[ shà ]1. 大屋子:广厦。高楼大厦。
2. 房子后面的突出的部分:前廊后厦。
[ xià ]1. 〔厦门〕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