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徜仿
【拼音】:mí lí cháng fǎng
【注音】:ㄇ一ˊㄌ一ˊㄔㄤˊㄈㄤˇ
【词性】:成语。
【繁体】:迷離徜仿
词语解释见“迷离惝恍”。迷离徜仿[mílíchángfǎng]⒈见“迷离惝恍”。
基础解释见“[[迷离惝恍]]”。
引证解释⒈见“迷离惝恍”。⒈见“迷离惝恍”。成语解释迷离徜仿
汉语大词典见“迷离惝恍”。《汉语大词典》:迷离惝恍(迷离惝恍) 拼音:mílíchǎnghuǎng谓神志或眼睛迷迷糊糊而难以分辨清楚。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惟留二百馀金,恰足两月馀酒食费,一家迷离惝恍,如梦乍回。”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能融景入情,得迷离惝恍之妙。”《孽海花》第四回:“庭中一半似银海一般的白,一半却迷离惝恍,摇曳着桐叶的黑影。”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亦作“迷离徜恍”、“迷离徜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迷离徜仿疑团事,打破都从一语中。”
其他释义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同“迷离惝恍”。
近义词 迷离惝恍
读音:mí
[mí]
(1)(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
(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读音:lí
[lí]
(1)(动)分离:~别|悲欢~合。
(2)(动)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之间的距离:这里~车站很近|~国庆节只有十天了。
(3)(动)缺少:发展工业~不了钢铁。
(4)(动)(Lí)姓。
(5)(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读音:cháng
[cháng]
〔徜徉〕(…yánɡ)(动)〈书〉闲游;安闲自在地来回走。也作倘佯。
读音:fǎng
[fǎng]
1. 效法,照样做:仿效。仿古。仿冒。仿宋(印刷字体的一种,亦称“仿宋体”)。
2. 依照范本写的字:仿影。仿书。
3. 相似,好像:仿像(仿佛相似)。仿佛(
)。二者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