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
【拼音】:tóu bǐ cóng róng
【注音】:ㄊㄡˊㄅ一ˇㄘㄨㄥˊㄖㄨㄥˊ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投笔从戎
【繁体】:投筆從戎
词语解释投笔从戎tóubǐ-cóngróng。(1)中国后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投笔从戎[tóubǐcóngróng]⒈中国后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英throwasidethewritingbrushandjointhearmy;renouncethepenforthesword;giveupcivilionpursuitsforamilitarycareer;
基础解释扔掉笔去参加军队。指文人弃文从军。
引证解释⒈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因以“投笔从戎”为弃文就武的典故。引《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輟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騫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唐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臣幸以常才,文武兼闕,始年十八,投笔从戎。”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盍投笔从戎,聊博升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如果我现在是二十几岁的青年,我要立刻投笔从戎,雪此国耻!”
综合释义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网友释义投笔从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汉语大词典《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因以“投笔从戎”为弃文就武的典故。唐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臣幸以常才,文武兼阙,始年十八,投笔从戎。”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盍投笔从戎,聊博升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如果我现在是二十几岁的青年,我要立刻投笔从戎,雪此国耻!”
国语辞典汉代班超因家贫而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后辍业而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典出《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建功。投笔从戎[tóubǐcóngróng]⒈汉代班超因家贫而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后辍业而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典出《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建功。引《孽海花·第二五回》:「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要自告奋勇去打仗呢?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然在发端的时候,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近弃文就武弃文竞武成语解释投笔从戎
辞典修订版汉代班超因家贫而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后辍业而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典出《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建功。《孽海花.第二五回》:「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要自告奋勇去打仗呢?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然在发端的时候,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
辞典简编版戎,指军队或战争。投笔从戎指弃文从军。典出《后汉书.卷四十七.班超传》。 【造句】经过审慎的考虑,他决心投笔从戎,完成报效国家的心愿。
成语词典版01.唐.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始年十八,投笔从戎。西踰流沙,东绝沧海。南征北伐,无所不至。」02.清.王韬《淞滨琐话.卷四.反黄粱》:「我未尝不思投笔从戎,上马杀贼,请缨自效,击楫兴悲,特患上之人不我用耳。」03.《孽海花.第二五回》:「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要告奋勇,去打仗呢?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然在发端的时候,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u001a
典故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出处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见《后汉书·班超传》。
法语renoncer à la vie civile pour la carrière des armes
其他释义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
2.天波府上下来了一大帮人,都希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这个小祖宗投笔从戎。
3.投笔从戎,既文且武;捐躯报国,虽死犹生。
4.报国不一定要投笔从戎,在自己岗位上好好努力也是一样。
5.抗日战争爆发,革命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抗日的前方。
6.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7.日军大举入侵我国时,有的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的人却楚囚对泣,束手待毙。
8.袁世凯投笔从戎置身庆字营,已深刻认识到淮军之不足,因此,他在编练朝鲜亲军时,除用淮军勇营的操练法之外,又采用了英美装备与德式操练法。
9.求爱被拒后胡饮冰藉以投笔从戎救国救难为借口,扔下未婚妻秦香萍离家出走了。
10.班超父子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投笔从戎”的事迹感人之深,鼓舞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炎黄儿女裹尸马革、投身开发、保卫祖国边疆的宏伟事业中去。
读音:tóu
[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
(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
(3)(动)投射。
(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
(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
(6)(动)迎合。
(7)(副)临;在…之前。
读音:bǐ
[bǐ]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读音:cóng
[cóng]
[ cóng ]1.依顺:顺~。盲~。~善如流。
2.采取,按照:~优。
3.跟随:愿~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仆~。
5.参与:~业。~政。投笔~戎。
6.由,自:~古至今。~我做起。
7.次要的:主~。~犯。
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姓。
[ zòng ]1.古同“纵”,竖,直。
2.古同“纵”,放任。
读音:róng
[róng]
(1)(名)兵器;武器:兵~。
(2)(名)军事;军队:~马|~装。
(3)(名)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