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点
【拼音】:má diǎn
【注音】:ㄇㄚˊㄉ一ㄢˇ
【结构】:麻(半包围结构)点(上下结构)
【简体】:麻点
【繁体】:麻點
词语解释细碎的斑点。指出天花后脸上留下的疤痕。麻点[mádiǎn]⒈细碎的斑点。指出天花后脸上留下的疤痕。
引证解释⒈细碎的斑点。引鲁迅《呐喊·阿Q正传》:“他急急拾了几块断砖,再上去较为用力的打,打到黑门上生出许多麻点的时候,才听得有人来开门。”⒉指出天花后脸上留下的疤痕。引张天翼《春风》:“咦咦咦,都是麻点,都是麻点!啊呀,丑死了,啊呀,啊呀!”
网络解释麻点麻点是一种对金属表面质量影响较多的缺陷,表现为金属表面形成凹坑或不平的粗糙面,多连续成片,也有局部点状或呈周期性分布。根据麻点生成的时期和条件不同,可将麻点分为一次氧化铁皮麻点、次生氧化铁皮麻点、腐蚀麻点。
综合释义细碎的斑点。鲁迅《呐喊·阿Q正传》:“他急急拾了几块断砖,再上去较为用力的打,打到黑门上生出许多麻点的时候,才听得有人来开门。”指出天花后脸上留下的疤痕。张天翼《春风》:“咦咦咦,都是麻点,都是麻点!啊呀,丑死了,啊呀,啊呀!”
汉语大词典(1).细碎的斑点。鲁迅《呐喊·阿Q正传》:“他急急拾了几块断砖,再上去较为用力的打,打到黑门上生出许多麻点的时候,才听得有人来开门。”(2).指出天花后脸上留下的疤痕。张天翼《春风》:“咦咦咦,都是麻点,都是麻点!啊呀,丑死了,啊呀,啊呀!”
国语辞典似麻子的斑点。麻点[mádiǎn]⒈似麻子的斑点。
其他释义1.细碎的斑点。2.指出天花后脸上留下的疤痕。
1.他的脸晒得很黑,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雀斑和小麻点,露出一副优美坦白的表情。
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热镀锌钢板镀层表面麻点缺陷的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其进行了能谱分析。
3.新表生虫草外表明显要比广东虫草等其他虫草“高挑”,繁殖方式类似广东虫草,但它的子囊壳像许多麻麻点点的颗粒,裸露在子座表面。
4.薄膜外观应平整,无凹凸不平及皱纹,无气泡、缩孔及麻点等瑕疵。
5.你脾气不要那么坏,芝麻点大的事就气得怒发冲冠。
6.而你那有小麻点的情人的眼神,则是一个消灭一切可能的概率的魅人现实。
7.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所以这栋楼的楼梯以及墙壁上贴着的瓷片是那种古老的颜色,浅青色,里面有深青色的麻点,象是一些糜烂着的青苔,有着令人不安的色彩。
8.如果氢气泡粘附到阴极表面上,气泡周围的镀覆就会停止,于是形成一个麻点。
9.为了这麼芝麻点大的事,你就气得暴跳如雷,结果造成血压高,值得吗?
10.为了这麽芝麻点大的事,你就气得暴跳如雷,结果造成血压高,值得吗?
读音:má
[má]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 指“芝麻”:麻酱。麻油。
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6.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7. 喻纷乱:麻乱。麻沸。
8. 姓。
读音:diǎn
[diǎn]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6. 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11. 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点菜。点将(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16. 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18. 同“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