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行蒲伏
【拼音】:xī xíng pú fú
【词性】:成语。
【拼音】:xī xíng pú fú
词语解释伏地爬行。膝行蒲伏[xīxíngpúfú]⒈伏地爬行。
引证解释⒈伏地爬行。引《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復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胡三省注:“蒲,手行也;伏,伏地也。”亦作“膝行匍伏”。清赵执信《海鸥小谱·长句》:“綺罗红粉轻於尘,膝行匍伏擎金樽。”⒈伏地爬行。引《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復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胡三省注:“蒲,手行也;伏,伏地也。”亦作“膝行匍伏”。清赵执信《海鸥小谱·长句》:“綺罗红粉轻於尘,膝行匍伏擎金樽。”成语解释膝行蒲伏
网友释义膝行蒲伏,汉语成语,拼音是xīxíngpúfú,意思是伏地爬行。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
汉语大词典伏地爬行。《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胡三省注:“蒲,手行也;伏,伏地也。”亦作“膝行匍伏”。清赵执信《海鸥小谱·长句》:“绮罗红粉轻于尘,膝行匍伏擎金樽。”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反义词 膝行匍伏
1.所到之处,无不“市权纳贿,监司郡邑吏膝行蒲伏”。
2.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3.所到之处,无不“市权纳贿,监司郡邑吏膝行蒲伏”。【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4.所到之处,无不“市权纳贿,监司郡邑吏膝行蒲伏”。(www。chazidian。com查字典膝行蒲伏造句)
读音:xī
[xī]
(名)膝盖。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读音:pú
[pú]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2.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4. 古同“匍”,匍伏。
5. 姓。
读音:fú
[fú]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