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蒲柳之姿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蒲柳之姿

蒲柳之姿

【拼音】:pú liǔ zhī zī

【注音】:ㄆㄨˊㄌ一ㄡˇㄓㄗ

【词性】:成语。

【简体】:蒲柳之姿

【繁体】:蒲柳之姿

解释

词语解释像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⒈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申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网友释义出自《世说新语·言语》57:“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比喻未老先衰,或体质衰弱。亦用来韶华易逝、容颜易老。

国语辞典比喻身体衰弱。蒲柳之姿[púliǔzhīzī]⒈比喻身体衰弱。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成语解释蒲柳之姿

辞典修订版比喻身体衰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辞典简编版蒲柳,即水杨树,入秋后就凋零。蒲柳之姿比喻体质衰弱。 【造句】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身体衰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其他释义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申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蒲柳之姿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丰姿冶丽 蒲柳之质

蒲柳之姿造句更多 >>

1.姑、姑爷说笑了,奴婢只是蒲柳之姿,哪里比得上我家小姐,一万个伊伊也比不上小姐……

2.想必先生亦应知晓,师师以蒲柳之姿,早得今上青眼相看,得以侍奉周围。

3.李景隆,李少爷,小女子只是蒲柳之姿,难入李少爷法眼。

4.老夫刚才在说,小女蒲柳之姿可入得杨校尉法眼?

5.多谢大人夸奖,小女子蒲柳之姿,能入大人法眼,实在惶恐。

6.小女子蒲柳之姿,残花败柳之躯哪敢高攀。

7.早些年就来了,奴家蒲柳之姿,官人以前怕是瞧见了也没放在心上。

8.蒲柳之姿,望秋而零;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9.能将疑问句说的这般有气势的女子,绝对不是柔弱的蒲柳之姿,高贵强势,并且内心强大。

10.先生难道看不上顺儿的蒲柳之姿?

字义分解

读音:pú

[pú]

[ pú ]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2.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4. 古同“”,匍伏。

5. 姓。

读音:liǔ

[liǔ]

(1)(名)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

(2)(名)二十八宿之一。

(3)(名)(Liǔ)姓。

读音:zhī

[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zī

[zī]

(1)(名)容貌;姿态:~容|~色。

(2)(名)姿势:~态|舞~。

上一个:柳腔

下一个:蒲柳之质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