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起
【拼音】:hòu qǐ
【注音】:ㄏㄡˋㄑ一ˇ
【词性】:动词。
【结构】:后(半包围结构)起(左右结构)
【繁体】:後起
词语解释后来兴起。后来出现或新成长的人。
引证解释⒈后来兴起。引《战国策·齐策五》:“夫后起者藉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藉於权,而务兴於时。”⒉后来出现或新成长的人。引《汉书·谷永传》:“今之后起,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与禹江订读经史法,求实学,戒空谈,淮海后起,翕然宗仰。”
网络解释后起解释
综合释义后来兴起。《战国策·齐策五》:“夫后起者藉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藉於权,而务兴於时。”后来出现或新成长的人。《汉书·谷永传》:“今之后起,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与禹江订读经史法,求实学,戒空谈,淮海后起,翕然宗仰。”后起[hòuqǐ]
网友释义hòuqǐㄏㄡˋㄑㄧˇ后起(1).后来兴起。《战国策·齐策五》:“夫后起者藉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藉於权,而务兴於时。”(2).后来出现或新成长的人。《汉书·谷永传》:“今之后起,天所不飨,什倍於前。”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与禹江订读经史法,求实学,戒空谈,淮海后起,翕然宗仰。”
汉语大词典(1).后来兴起。《战国策·齐策五》:“夫后起者藉也,而远怨者时也,是以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2).后来出现或新成长的人。《汉书·谷永传》:“今之后起,天所不飨,什倍于前。”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与禹江订读经史法,求实学,戒空谈,淮海后起,翕然宗仰。”
国语辞典后来兴起。
法语génération montante、jeune
其他释义后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多指人才):~之秀丨他们大多是球坛上~的好手。
1.青年教师是我们学校的后起之秀,大家应该多关心爱护他们才对。
2.宋友亮顿首再拜,然后起身昂然立于殿上。
3.他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楼满风是十年来江南后起之秀中最为出类拔萃者之一,他是武当派弟子,身兼武当、峨嵋、楼家等各派之长,从他的身手看来果然是名下无虚。
4.汪剑通与骆十八是同乡,熟悉凌云山庄地形,岳氏兄弟是八袋弟子中超群拔萃的后起之秀。
5.激光毛发摘除的副作用包括术后起水泡,色变,膨胀,赤红和结疤。
6.孙传芳作为北洋军阀的后起之秀,以其机警狡诈,合纵联横,终于成为称霸东南五省的新直系首领。
7.火红青春似骄阳,冉冉升起在东方,后起诸君多努力,莫言落寞与感伤,人生征途新起点,永不放弃斗志昂,待到两鬓斑白时,再忆激情和梦想。青年节快乐!
8.于是我但以理昏迷不醒,病了数日,然后起来办理王的事务。我因这异象惊奇,却无人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9.若过于保守,它就要冒被快速成长的后起之秀取而代之的风险。
10.及浪游南北,与乡里阔疏,后起之秀,不乏其人。
读音:hòu
[hòu]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
读音:qǐ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