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蔿于
【拼音】:yú wěi yú
词语解释1.歌曲名。为唐人元德秀所作。2.泛指歌曲。
基础解释歌曲名称。指歌曲。
引证解释⒈歌曲名。为唐人元德秀所作。《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而歌《于蔿于》。引《于蔿于》,德秀所为歌也。”唐权德舆《醉后戏赠苏九翛》诗:“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蔿于》。”⒉泛指歌曲。引宋苏轼《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折扬》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蔿于》。”
网络解释于蔿于于蔿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úwěiyú,指歌曲。
综合释义歌曲名。为唐人元德秀所作。《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而歌《于蔿于》。《于蔿于》,德秀所为歌也。”唐权德舆《醉后戏赠苏九翛》诗:“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蔿于》。”泛指歌曲。宋苏轼《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折扬》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蔿于》。”于蔿于[yúwěiyú]指歌曲。
汉语大词典(1).歌曲名。为唐人元德秀所作。《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而歌《于蔿于》。《于蔿于》,德秀所为歌也。”唐权德舆《醉后戏赠苏九翛》诗:“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蔿于》。”(2).泛指歌曲。宋苏轼《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折扬》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蔿于》。”
读音:yú
[yú]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读音:wěi
[wěi]
1.芡(一种草本植物)的茎。
2.姓。
读音:yú
[yú]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