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袪
【拼音】:duàn qū
【注音】:ㄉㄨㄢˋㄑㄨ
【结构】:断(左右结构)袪(左右结构)
【繁体】:斷袪
词语解释1.犹斩袪。断袪[duànqū]⒈犹斩袪。
基础解释犹斩袪。
引证解释⒈犹斩袪。引《文选·张衡<思玄赋>》:“文断袪而忌伯兮,阉謁贼而寧后。”李善注引《国语》:“初,献公(晋献公)使寺人勃鞮伐文公於蒲城,文公踰垣,勃鞮斩其袪……勃鞮字伯楚。”
网络解释断袪断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uànqū,是犹斩袪。
综合释义犹斩袪。《文选·张衡<思玄赋>》:“文断袪而忌伯兮,阉謁贼而寧后。”李善注引《国语》:“初,献公(晋献公)使寺人勃鞮伐文公於蒲城,文公踰垣,勃鞮斩其袪……勃鞮字伯楚。”
汉语大词典犹斩袪。《文选·张衡〈思玄赋〉》:“文断袪而忌伯兮,阉谒贼而宁后。”李善注引《国语》:“初,献公(晋献公)使寺人勃鞮伐文公于蒲城,文公踰垣,勃鞮斩其袪……勃鞮字伯楚。”
读音:duàn
[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读音:qū
[qū]
(1)(名)袖口。
(2)(名)同‘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