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讳
【拼音】:gé huì
【注音】:ㄍㄜˊㄏㄨㄟˋ
【结构】:革(独体结构)讳(左右结构)
【繁体】:革諱
词语解释忌讳。革讳[géhuì]⒈忌讳。
引证解释⒈忌讳。引晋陈寿《表上诸葛氏集》:“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以明大通之道也。”
网络解释革讳革讳是汉语词语,拼音géhuì,释义为忌讳。
网友释义革讳是汉语词语,拼音géhuì,释义为忌讳。
汉语大词典忌讳。晋陈寿《表上诸葛氏集》:“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以明大通之道也。”
其他释义1.忌讳。
读音:gé,jí
[gé]
[ gé ]1.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改变:革新。革命。改革。变革。
3.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姓。
[ jí ]1.(病)危急
读音:huì
[huì]
(1)(动)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讳:隐~|直言不~。
(2)(名)忌讳的事情:犯了他的~了。
(3)(名)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