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惊龙
【拼音】:fú yún jīng lóng
【注音】:ㄈㄨˊㄩㄣˊㄐ一ㄥㄌㄨㄥˊ
词语解释浮云惊龙的意思是形容笔势轻快敏捷而有力。⒈浮云:飘浮的云彩,这里指姿态飘逸。形容笔势轻快敏捷而有力。
基础解释 同“[[过眼云烟]]”。
综合释义飘浮的云彩,惊动的神龙。多用以形容书法的遒劲、奔放。语本《晋书.卷八零.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其他释义浮云:飘浮的云彩,这里指姿态飘逸。形容笔势轻快敏捷而有力。
读音:fú
[fú]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
读音:yún
[yún]
(1)(动)说:人~亦~。
(2)古汉语助词:岁~暮矣。
(3)(名)云彩。
(4)(名)指云南。
(5)(Yún)姓。
读音:jīng
[jīng]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