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途
【拼音】:wèi tú
【注音】:ㄨㄟˋㄊㄨˊ
【词性】:名词。
【结构】:畏(上下结构)途(半包围结构)
【简体】:畏途
【繁体】:畏途
词语解释畏途wèitú(1)险恶可怕的路径,比喻做起来很危险和艰难的事例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例他将此视为畏途英adangerousroad—aperilousundertaking畏途[wèitú]⒈险恶可怕的路径,比喻做起来很危险和艰难的事。例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他将此视为畏途。英adangerousroad—aperilousundertaking;
基础解释[adangerousroad—aperilousundertaking]险恶可怕的路径,比喻做起来很危险和艰难的事。
引证解释⒈见“畏涂”。
网络解释畏途畏途,是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险阻可怕的道路。唐.李白〈蜀道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比喻危险困难,令人不敢尝试的事。如:「他视读书为畏途。」
汉语大词典见“畏涂”。《汉语大词典》:畏涂(畏涂) 拼音:wèitú亦作“畏途”。(1).艰险可怕的道路。《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成玄英疏:“涂,道路也。夫路有劫贼,险难可畏。”唐李白《蜀道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金蔡松年《淮南道中》诗之一:“畏涂泥三尺,车马真鸡栖。”清金农《送贺十五德舆之辰州》诗:“五月沅陵道,毒淫多畏途。”(2).指危险可怕的地方。宋王安石《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三:“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清袁枚《新齐谐·黑眚畏盐》:“殷家村在城外,多古圹,旧传圹中有怪物……里人相戒,视为畏途。”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上海到处都是商人气……住得真不舒服,但北京也是畏途。”(3).犹苦差。比喻可怕而难办的事情。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能以草木之生死为生死,始可与言灌园之乐,不则一灌再灌之后,无不畏途视之矣。”《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因此上,自己一中进士就把这知县看作了一个畏途。”孙中山《知难行易》:“﹝中国人﹞以为行是难的,知是不难的,把极容易做的事,视为畏途,不去实行。”
国语辞典险阻可怕的道路,如:「他视读书为畏途。」畏途[wèitú]⒈险阻可怕的道路。引唐·李白〈蜀道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⒉比喻危险困难,令人不敢尝试的事。例如:「他视读书为畏途。」英语dangerousroad,(fig.)perilousorintimidatingundertaking法语routedangereuse,entrepriserisquée
辞典修订版险阻可怕的道路。唐.李白〈蜀道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比喻危险困难,令人不敢尝试的事,如:「他视读书为畏途。」
辞典简编版比喻危险困难,让人不敢尝试的事。 【造句】他小时候曾经落水,险些丧命,所以一直视游泳为畏途。
其他释义①艰险可怕的道路:畏途
1.至于活动欲为众生本能之要求,则更属明显的事实;被捆绑的动物是苦不堪言的,牢狱的生活人皆视为畏途。
2.言语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均是诗,诗的意境渗透了,到处都有乐地,乘车可死,坐船可死,静卧室中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耳,不必视为畏途。
3.摘要:近年来,很多律师不愿参与刑事辩护,视刑事辩护为畏途。
4.当许多律师视刑事辩护为畏途时,张晓陵律师则坚定地将刑事辩护视为终生光荣的使命。
5.善意视为畏途的困难之山,却往往被恶意轻易铲平。
6.胸怀大志的人视失败如财富,他们在接受失败的时候,也完成了灵魂的拓展与升华;意志脆弱者视失败为畏途,他们往往拒绝失败的时候,也拒绝了成功。
7.藉此一番惩创,士子无不踊跃称快,典试却被视为畏途。
8.忌用力过猛,致损肾部;亦不可中辍,视为畏途。
9.你要知道,当朝人人皆以‘事鬼’为畏途,人人避之不及,你却主动揭榜,当真与众不同。
10.只是这冰川雪原便连男子也视为畏途,怎样的女子才会出现在这里?他不知时光荏苒,只以为自己在冰雕中不过几日,正当凝神细数所知奇女中究竟有几人可能会出现在此时。
读音:wèi
[wèi]
(1)(形)害怕
(2)(动)畏惧。
(3)(动)佩服。
读音:tú
[tú]
(名)路;道路: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