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格
【拼音】:fèi gé
【注音】:ㄈㄟˋㄍㄜˊ
【结构】:废(半包围结构)格(左右结构)
【繁体】:廢格
词语解释1.亦作'废格'。2.搁置而不实施。废格[fèigé]⒈见“废阁”。
基础解释废格是中国古代汉朝罪名。指臣民阻止或不执行皇帝诏令的行为。处罚极重。
引证解释⒈见“废阁”。
网络解释废格废格是中国古代汉朝罪名。指臣民阻止或不执行皇帝诏令的行为。处罚极重。《汉书·吴王濞传》日:“敢有议诏及不如诏者,皆腰斩。”《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日:“淮南王安拥阏奋击匈奴者需被等,废格明诏,当弃市。”
综合释义见“废阁”。废格[fèigé]处罚极重。《汉书·吴王濞传》日:“敢有议诏及不如诏者,皆腰斩。”《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日:“淮南王安拥阏奋击匈奴者需被等,废格明诏,当弃市。”
汉语大词典见“废阁”。《汉语大词典》:废阁(废阁) 拼音:fèigé亦作“废格”。搁置而不实施。《史记·平准书》:“于是见知之法生,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司马贞索隐:“格音阁,亦如字。”《后汉书·五行志一》:“由是传考黄门北寺,始见废阁。”宋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自后因提举官速要见功,务求多散,讽胁州县,废格诏书,名为情愿,其实抑配。”明唐顺之《与顾箬溪书》:“近年稍从事于槁形灰心,究意道家之说,是以文墨之事久成废阁。”清恽敬《与宋于廷书》:“观刺史所举,九江尚敢废阁,殆倚声望傲然为之,致积愆过而已。”
其他释义1.见'废阁'。
读音:fèi
[fèi]
(1)(形)不再使用;不再继续:作~。
(2)(形)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作用的:~料|~票|~气|~渣|~水|~纸。
(3)(形)残废:~疾(残废)。
读音:gé
[gé]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2.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3.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4.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5. 击,打:格斗。格杀。
6. 推究:格致。
7. 树的长枝。
8. 至,来:格于上下。
9. 感通:格于皇天。
10. 变革,纠正:格非。
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