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章阁
【拼音】:tiān zhāng gé
【注音】:ㄊ一ㄢㄓㄤㄍㄜˊ
【结构】:天(独体结构)章(上下结构)阁(半包围结构)
【繁体】:天章閣
词语解释宋宫中藏书阁名。天章阁[tiānzhānggé]⒈宋宫中藏书阁名。始建于宋真宗天禧四年,翌年成。座落会庆殿西,龙图阁北。仁宗即位,专用以藏真宗御制文集、御书。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南渡后,又于临安大内后万松岭建天章阁。参见宋岳珂《愧郯录》卷十四。
引证解释⒈宋宫中藏书阁名。始建于宋真宗天禧四年,翌年成。座落会庆殿西,龙图阁北。仁宗即位,专用以藏真宗御制文集、御书。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南渡后,又于临安大内后万松岭建天章阁。参见宋岳珂《愧郯录》卷十四。
网络解释天章阁宋朝阁名。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下令营建,以奉真宗御集御书。次年,阁成。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置天章阁待制。景祐四年(1037)置天章阁侍讲。庆历七年(1047)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直天章阁。其学士、直学士、待制为侍从职。南宋复于临安府建,藏图籍、符瑞、宝玩之物及宗室名籍,并安奉宋历朝皇帝画像与即位前旌节,仍置学士等贴职。
综合释义宋宫中藏书阁名。始建于宋真宗天禧四年,翌年成。座落会庆殿西,龙图阁北。仁宗即位,专用以藏真宗御制文集、御书。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南渡后,又于临安大内后万松岭建天章阁。参见宋岳珂《愧郯录》卷十四。天章阁[tiānzhānggé]宋宫中藏书阁名。始建于宋真宗天禧四年﹐翌年成。座落会庆殿西﹐龙图阁北。仁宗即位﹐专用以藏真宗御制文集﹑御书。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南渡后﹐又于临安大内后万松岭建天章阁。参见宋岳珂《愧郯录》卷十四。
其他释义1.宋宫中藏书阁名。始建于宋真宗天禧四年﹐翌年成。座落会庆殿西﹐龙图阁北。仁宗即位﹐专用以藏真宗御制文集﹑御书。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南渡后﹐又于临安大内后万松岭建天章阁。参见宋岳珂《愧郯录》卷十四。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读音:gé
[gé]
(1)(名)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后指门限。
(2)(名)藏书的地方。
(3)(名)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4)(名)特指女子的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