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砚
【拼音】:shí yàn
【注音】:ㄕˊ一ㄢˋ
【结构】:石(半包围结构)砚(左右结构)
【简体】:石砚
【繁体】:石硯
词语解释1.亦作'石研'。2.石制的砚台。
基础解释亦作/'石研/',见/'石砚/'。石制的砚台。
引证解释⒈亦作“石研”。石制的砚台。引南朝梁江淹《为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奉勅赐石砚及法书五卷,天旨又以臣书小进,更使勤习。”《南齐书·王慈传》:“年八岁,外祖宋太宰江夏王义恭迎至内斋,施寳物恣听所取,慈取素琴石研,义恭善之。”唐杜甫《石研》诗:“奉使三峡中,长啸得石研。”唐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网络解释石砚(《武神赵子龙》剧中人物)石砚是电视剧《武神赵子龙》中原创人物,由中国内地女演员孟子义饰演。2014年,孟子义参与拍摄个人首部电视剧《武神赵子龙》,在剧中饰演与女主角林允儿情同姐妹的贴身侍女石砚,这是她首次触电荧屏。随后,签约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综合释义亦作“石研”。石制的砚台。南朝梁江淹《为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奉勅赐石砚及法书五卷,天旨又以臣书小进,更使勤习。”《南齐书·王慈传》:“年八岁,外祖宋太宰江夏王义恭迎至内斋,施寳物恣听所取,慈取素琴石研,义恭善之。”唐杜甫《石研》诗:“奉使三峡中,长啸得石研。”唐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石砚[shíyàn]用石材制成的砚台。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奉敕赐石砚及法书五卷,天旨又以臣书小进,更使勤习。」《三国演义.第三六回》:「言讫,取石砚便打曹操,操大怒,叱武士执徐母出,将斩之。」
汉语大词典亦作“石研”。石制的砚台。南朝梁江淹《为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奉敕赐石砚及法书五卷,天旨又以臣书小进,更使勤习。”《南齐书·王慈传》:“年八岁,外祖宋太宰江夏王义恭迎至内斋,施宝物恣听所取,慈取素琴石研,义恭善之。”唐杜甫《石研》:“奉使三峡中,长啸得石研。”唐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国语辞典用石材制成的砚台。
辞典修订版用石材制成的砚台。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奉敕赐石砚及法书五卷,天旨又以臣书小进,更使勤习。」《三国演义.第三六回》:「言讫,取石砚便打曹操,操大怒,叱武士执徐母出,将斩之。」
1.又往下看去,见是孔陵蓍草、尼山石砚、《圣迹图》、莱石文玩、蒙山茶、曹州牡丹根子,其余便是山东棉绸大布、恩县白面挂面、耿饼、焦枣儿、巴鱼子、盐砖。
2.银川的土特产向来久负盛名,发菜枸杞滩羊皮、贺兰石砚和甘草并称为宁夏五宝,在国内同类物产中皆为上上之选,其中贺兰石砚自古就有“一端二歙三贺兰”。
3.一杆碧绿水竹银毫笔,一方雏凤清鸣冰纹石砚,一块松墨,一大摞雪白宣纸。
4.郑晓华的祖父曾当过小学校长,留下一个竹编的书箧,一个刻着“含英咀华”行书的书箱,还有一方石砚。
5.金奖作品由来自岳阳市的巴陵扇系列产品、来自长沙市的长沙棕编《十二生肖》,以及来自永州市的“永州八景”石砚获得。
6.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7.这是徐州乃至苏北地区最大的人工石砚,号称“彭城第一砚”。
8.石砚有很多种,最为有名的当然是中国四大名砚中的婺源龙尾砚和端砚,此外,同为四大名砚的还有澄泥砚和洮河砚。
9.说是石砚,但并不一定是石头所制,这就是为人们所知的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
10.早在汉朝就出现了砖砚,瓦砚,后来才逐渐有了石砚。
读音:shí,dàn
[shí]
[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读音:yàn
[yàn]
(1)(名)砚台:笔~|端~。
(2)(名)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