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盈注虚
【拼音】:zhuó yíng zhù xū
【注音】:ㄓㄨㄛˊ一ㄥˊㄓㄨˋㄒㄨ
【词性】:成语。
【繁体】:酌盈注虛
词语解释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
基础解释见/'酌盈剂虚/',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
引证解释⒈见“酌盈剂虚”。
网友释义酌盈注虚(zhuóyíngzhùxū):指以有余调剂不足。出自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
汉语大词典见“酌盈剂虚”。《汉语大词典》:酌盈剂虚(酌盈剂虚) 拼音:zhuóyíngjìxū谓以有馀调剂不足。明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上不亏展亲睦族之仁,下不失酌盈剂虚之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阁部统筹财政,当已酌盈剂虚,预筹抵补。”郑观应《盛世危言·垦荒》:“古圣王处此,其裒多益寡、酌盈剂虚者,必有其道矣。”亦作“酌盈注虚”。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盖量入为出,酌盈注虚,举望紧置邮,罔不皆然。”
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盖量人为出,酌盈注虚,举望紧置邮,罔不皆然。”
其他释义指以有余调剂不足。
近义词 酌盈剂虚
读音:zhuó
[zhuó]
(1)(动)斟(酒);饮(酒):~酒|对~。
(2)(名)酒饭:便~。
(3)(动)斟酌;考虑:~办|~定|~减|惰~|收~|~予答复。
读音:yíng
[yíng]
(1)(动)充满:充~|丰~|车马~门|恶贯满~。
(2)(形)多出来;多余:~余|~利。
读音:zhù
[zhù]
(1)(动)灌注;灌入
(2)(动)(精神力量)集中:~视|~意|引人~目。
(3)(名)赌注:下~|孤~一掷。
(4)(动)用文字来解释词句:~明|~音|批~。
(5)(名)解释字、词、句的文字。~文|附~。
(6)(动)记载;登记:~册|~销。
读音:xū
[xū]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