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子
【拼音】:yì zǐ
【注音】:一ˋㄗˇ
【结构】:义(独体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义子
【繁体】:義子
词语解释认领而非亲生的儿子。义子[yìzǐ]⒈即义儿。⒉套盒的内盒。
引证解释⒈即义儿。参见“义儿”。引《儒林外史》第二五回:“立过继文书倪霜峰,今将第六子倪廷璽,年方一十六岁,因日食无措,夫妻商议,情愿出继与鲍文卿名下为义子。”清李渔《玉搔头·括要》:“在下皇帝义子左军都督朱彬是也。”⒉套盒的内盒。引宋洪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合中小合子曰义子。”
网络解释义子其与结拜相似,认作的子辈的男性幼者为子,此人即为义子,属干亲。当今随着时代发展,义子的称呼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北方地区则大多称“义子”叫做“干儿子”;而结拜的兄弟姐妹称为“义兄”、“义弟”、“义姐”、“义妹”,北方地区则大多称为“干哥哥”、“干弟弟”、“干姐姐”、“干妹妹”。在法律称谓上,民间对收养来的孩子称为养子女,抚养双亲为养父母。
综合释义即义儿。《儒林外史》第二五回:“立过继文书倪霜峰,今将第六子倪廷璽,年方一十六岁,因日食无措,夫妻商议,情愿出继与鲍文卿名下为义子。”清李渔《玉搔头·括要》:“在下皇帝义子左军都督朱彬是也。”参见“义儿”。套盒的内盒。宋洪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合中小合子曰义子。”
汉语大词典(1).即义儿。《儒林外史》第二五回:“立过继文书倪霜峰,今将第六子倪廷玺,年方一十六岁,因日食无措,夫妻商议,情愿出继与鲍文卿名下为义子。”清李渔《玉搔头·括要》:“在下皇帝义子左军都督朱彬是也。”参见“义儿”。(2).套盒的内盒。宋洪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合中小合子曰义子。”
国语辞典认领而非亲生的儿子。义子[yìzǐ]⒈认领而非亲生的儿子。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父母染病双亡,张员外认我为义子,抬举得成人长大。」《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日食无措,父妻商议,情愿出继与鲍文卿名下为义子,改名鲍廷玺。」
辞典修订版认领而非亲生的儿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父母染病双亡,张员外认我为义子,抬举得成人长大。」《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日食无措,父妻商议,情愿出继与鲍文卿名下为义子,改名鲍廷玺。」也称为「义男」、「义儿」。
辞典简编版称谓。称收认而非亲生的儿子。 【造句】他资助义子出国留学,希望培育他成材。
其他释义1.即义儿。2.套盒的内盒。
1.遂叫人颁发彩带、盔甲等物件,并当场欲认吕布为义子,台下欢声雷动,一片赞叹声。
2.一个青帮头目的义子,一个文韬武略的青年,一个高瞻远瞩的时代的弄潮儿,大信不约,大道不器……
3.十三太保与五代史滥收义子之谜。
4.十三太保与五代滥收义子之谜。
5.而就是嫁给这样的男人还不满足,女星李赛凤被爆料和罗启仁的义子发生了不伦恋,并且老公捉奸在场,好不震惊啊。
6.男人还不满足,女星李赛凤被爆料和罗启仁的义子发生了不伦恋,并且老公捉奸在场,好不震惊啊。
7.举国尽苏联,赤化不如陈独秀。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
8.最后在一场战役中,宾汉救了罗马司令官一命,司令官为表示感谢而收他为义子,使他的地位马上从奴隶升为继承人。
9.此外,姆万扎习武,水平很高,不是花架子,每天勤练不辍,在国家领导人里很少见,而这是李庄义子系的共同特征。
10.二乔被他的义子看见后,赏赐给了自己手下的功臣,至于其他美貌女子,差不多的都是被这个试验者赏赐给了功臣,甚至是一些小兵,还有用来交接外藩。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