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口不道
【拼音】:jué kǒu bù dào
【注音】:ㄐㄩㄝˊㄎㄡˇㄅㄨˋㄉㄠˋ
【词性】:成语。
【简体】:绝口不道
【繁体】:絕口不道
词语解释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⒈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
综合释义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无如当放逐之余,~。◎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绝口不道[juékǒubùdào]闭口不言,保持缄默。汉书˙卷七十四˙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绝口不道[juékǒubùdào]闭口不言,保持缄默。《汉书.卷七四.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国语辞典闭口不言,保持缄默。绝口不道[juékǒubùdào]⒈闭口不言,保持缄默。引《汉书·卷七四·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成语解释绝口不道
辞典修订版闭口不言,保持缄默。《汉书.卷七四.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闭口不言,保持缄默。汉书˙卷七十四˙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出处《汉书·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1.沉默寡言顿口无言缄口无言绝口不道。
2.他绝口不道自己曾在足球队里呆过两年的事。
3.他做好事从来绝口不道,若不是别人送来感谢信,同志们就无从知晓。(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106629/)
4.他做好事从来绝口不道,若不是别人送来感谢信,同志们就无从知晓。[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5.无如当放逐之余,绝口不道。◎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
读音:jué
[jué]
(1)(动)断绝:~交|~缘|隔~|拒~|络绎不~。
(2)(动)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斩尽杀~|法子都想~了。
(3)(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地|~壁|~处逢生。
(4)(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技|他的书画可称双~。
(5)(副)极;最:~大多数|~大部分。
(6)(副)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无此意。
(7)(名)绝句:五~|七~。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