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草
【拼音】:wú xīn cǎo
【注音】:ㄨˊㄒ一ㄣㄘㄠˇ
【结构】:无(独体结构)心(独体结构)草(上下结构)
【繁体】:無心草
词语解释草名。鼠耳草的别名。草名。麋衔草的别名。无心草[wúxīncǎo]⒈草名。鼠耳草的别名。草名。麋衔草的别名。
引证解释⒈草名。鼠耳草的别名。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蚍蜉酒草,一曰鼠耳,象形也。亦曰无心草。”⒉草名。麋衔草的别名。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麋衔一名无心草……鼠耳草亦名无心,与此不同。”
网络解释无心草无心草,又名蚍蜉酒草、鼠曲草。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开花时采收,晒干,去尽杂质,贮藏干燥处。主治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用于咳嗽、痰喘、风湿痹痛。
综合释义草名。鼠耳草的别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蚍蜉酒草,一曰鼠耳,象形也。亦曰无心草。”草名。麋衔草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麋衔一名无心草……鼠耳草亦名无心,与此不同。”
汉语大词典(1).草名。鼠耳草的别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蚍蜉酒草,一曰鼠耳,象形也。亦曰无心草。”(2).草名。麋衔草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麋衔一名无心草……鼠耳草亦名无心,与此不同。”
其他释义1.草名。鼠耳草的别名。2.草名。麋衔草的别名。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xīn
[xīn]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