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约法三章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

【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

【注音】:ㄩㄝㄈㄚˇㄙㄢㄓㄤ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约法三章

【繁体】:約法三章

解释

词语解释约法三章yuēfǎ-sānzhāng。(1)泛称订立简明的条约使人共同遵守。约法三章[yuēfǎsānzhāng]⒈泛称订立简明的条约使人共同遵守。例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三国演义》英simpleagreementwiththepeoplebyanewgovernment;

基础解释法:法律。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废除秦法之后制定出三条简单法令。后泛指约好或提出几条规定,大家共同遵守。

引证解释⒈后谓订立简明的条款,以资遵守。引《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安老爷、安太太,又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既是他自己求上门来,总得给他个约法三章。”

综合释义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看校,什么时候拼版。◎邹韬奋《经历·种种尴尬》

网友释义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汉语大词典《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后谓订立简明的条款,以资遵守。《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安老爷、安太太,又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既是他自己求上门来,总得给他个约法三章。”

国语辞典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原指汉高祖入咸阳,临时制定三条法律,与民共守。《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后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约法三章[yuēfǎsānzhāng]⒈语本原指汉高祖入咸阳,临时制定三条法律,与民共守。后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引《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成语解释约法三章

辞典简编版原指汉高祖入咸阳,临时制定三条法律,与民共守。后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造句】妈妈对我约法三章,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得在外乱跑。

成语词典版01.《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0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与卿约法三章:谈者死,文笔者刑,商略抵罪。」03.宋.刘克庄〈沁园春.老子衰颓〉词:「老子衰颓,晚与亲朋,约法三章。有谈除目者,勒回车马,谈时事者,麾出门墙。」04.《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安老爷、安太太,又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附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这位继室夫人,生得十分精明强干,成亲的第三天,便和督办约法三章,约定从此之后,不许再娶姨太太。」

典故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过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而刘邦和项羽就是归属于楚怀王的军队中。有一天,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像西路和北路出发。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了几场胜仗,顺利进了关中。不过,刘邦一进入咸阳城后,显现原本贪酒好色的本性,一直待在宫里不肯出来,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等到张良去劝他,他才恍然大悟,赶快召集关中父老、英雄们开会,和他们做了三个约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剩下的都可以废掉秦朝法律。所有的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百姓们得知也都很高兴,四处宣传:“如果刘沛公可以回到关东,那么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刘邦很顺利地收买了关中的人心。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其他释义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约法三章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为所欲为

约法三章造句更多 >>

1.当回到社会国家的层面上,一切还是应该约法三章,以法律规则作为办事准绳。只有在公权力完全获得伸张的情形下,社会才有公平可言,社会秩序也才能得以长期维持下去。

2.潘美作为先锋已经出发了,赵匡胤约法三章,要求大军不得伤害符太后、小皇帝、文武百官以及汴梁百姓。

3.天佑啊,要不咱俩约法三章怎么样?我以后每天给你五千字的更新,你别来烦我怎么样?

4.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校长与全校师生约法三章,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日不补课。

5.爸爸节敬告老爸约法三章: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潇洒点、糊涂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忐忑、忘记操劳。祝福老爸健康长寿!

6.父亲节敬告父亲约法三章: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潇洒点、糊涂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忐忑、忘记操劳。祝福父亲健康长寿!

7.一开学,导师就和我们约法三章,规定从此以后,不许再有迟到行为。

8.又与百姓约法三章,薄赋税,卑宫室,留心政事,优礼敬老,崇尚儒学,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人民安居乐业,关西家给人足。

9.好了,好了,我错了!我错了!龙女姐姐,我现在正是废除所有的约法三章,你们想怎么样都可以!就是快点放了我,我都快饿死了!

10.当你写作时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在场,那就提前约法三章,告诉他们除非紧急情况否则不要打扰你。

字义分解

读音:yuē,yāo

[yuē]

[ yuē ]

1. 绳子。

2. 拘束,限制:约束。约法。制约。约定俗成。

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约。条约。契约。

4. 事先说定:约见。约会。

5. 邀请:约请。约集。

6. 节俭:节约。俭约。

7. 简要,简单:由博返约。简约。

8. 大略:约计。约莫。约略。

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约分。

[ yāo ]

1. 用秤称:约约。约一下。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上一个:祖宗法度

下一个:司法学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