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干
【拼音】:jīng gān
【结构】:旌(左右结构)干(独体结构)
【繁体】:旌幹
词语解释1.亦作'旌干'。2.旗竿。旌干(旌幹)[jīnggàn]⒈见“旌竿”。
引证解释⒈见“旌竿”。
汉语大词典见“旌竿”。《汉语大词典》:旌竿 拼音:jīnggān亦作“旌干”。旗竿。唐郑愔《塞外》诗之三:“边声入鼓吹,霜气下旌竿。”唐杜甫《虎牙行》:“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明邵璨《香囊记·褒封》:“排仪仗,列旌干,疾忙到此设香案。”
其他释义1.见'旌竿'。
读音:jīng
[jīng]
(1)(名)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做装饰。
(2)旌表。
读音:gān,gàn
[gān]
[ gān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 gàn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