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而走
【拼音】:yǎn ěr ér zǒu
【注音】:一ㄢˇㄦˇㄦˊㄗㄡˇ
【词性】:成语。
【简体】:掩耳而走
【繁体】:掩耳而走
词语解释掩:遮盖。捂着耳朵走开。指不愿听别人的话⒈掩耳:遮着耳朵而逃走。指不愿意听别人的话。
基础解释指不愿意听别人的话。
网友释义【名称】:掩耳而走第六十五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国语辞典摀著耳朵,急速逃跑。表示不愿听闻。掩耳而走[yǎněrérzǒu]⒈摀著耳朵,急速逃跑。表示不愿听闻。引《东周列国志·第六五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成语解释掩耳而走
辞典修订版摀着耳朵,急速逃跑。表示不愿听闻。《东周列国志.第六五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摀着耳朵,急速逃跑。表示不愿听闻。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五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其他释义掩耳:遮着耳朵而逃走。指不愿意听别人的话。
1.本、“父子相亲”的一面,而“瓦解”的确是整个家庭伦理体系,包括其“亲情有爱”的人道一面,结果是人们一提“孝道”,就不屑一顾,甚至掩耳而走。
2.吾儿如遇此者,应掩耳而走,勿为所迷,是为至要。
3.“父子相亲”的一面,而“瓦解”的确是整个家庭伦理体系,包括其“亲情有爱”的人道一面,结果是人们一提“孝道”,就不屑一顾,甚至掩耳而走。
4.吾儿如遇此者,应掩耳而走,勿为所迷,是为至要。(www.chazidian.com/zj-138067/查字典造句网)
5.本、“父子相亲”的一面,而“瓦解”的确是整个家庭伦理体系,包括其“亲情有爱”的人道一面,结果是人们一提“孝道”,就不屑一顾,甚至掩耳而走。(www.chazidian.com/zj-138067/造句网)
读音:yǎn
[yǎn]
(1)(动)遮盖;掩蔽:~口而笑|~人耳目|~着怀(上衣遮盖着胸膛而不扣钮扣)。
(2)(动)关;合:~卷|虚~着房门。
(3)(动)〈方〉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了一下。
(4)(动)〈书〉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杀|~捕。
读音:ěr
[ěr]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zǒu
[zǒu]
(1)(动)跑
(2)(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3)(动)移动:挪动:挪动
(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
(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
(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
(7)(动)漏出;泄露:~风|~漏|~气。
(8)(动)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