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风
【拼音】:zhāo fēng
【注音】:ㄓㄠㄈㄥ
【结构】:招(左右结构)风(半包围结构)
【简体】:招风
【繁体】:招風
词语解释招风zhāofēng。(1)指引人注意而招惹是非。招风[zhāofēng]⒈指引人注意而招惹是非。例他俩是村里两个招风的东西。英catchthewind—attracttoomuchattentionandinvitetrouble;
基础解释[catchthewind—attracttoomuchattentionandinvitetrouble]指引人注意而招惹是非他俩是村里两个招风的东西
引证解释⒈把风引来。引晋陆机《羽扇赋》:“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你挐着一把扇子……与县令招风打扇。”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六段:“松树又爱招风,光听见四面山头忽忽好响,不知风有多大。”⒉形容耳朵之大。言其会把风引来,故云。引茅盾《子夜》六:“俄而他转过一个侧形来,野马似的一张长脸,却又是缩鼻子,招风大耳朵。”《收穫》1981年第4期:“个子略高的那个是招风耳,眼睛很圆。”⒊喻惹人注意而生是非。引赵树理《登记》一:“人家都说:一个马家院的燕燕,一个咱家的艾艾,是村里两个招风的东西。”《收穫》1981年第6期:“国画界、出版界都有人在注意你,跑得太快,要招风呀!”
网络解释招风词语:指引人注意而招惹是非
综合释义把风引来。晋陆机《羽扇赋》:“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你挐着一把扇子……与县令招风打扇。”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六段:“松树又爱招风,光听见四面山头忽忽好响,不知风有多大。”形容耳朵之大。言其会把风引来,故云。茅盾《子夜》六:“俄而他转过一个侧形来,野马似的一张长脸,却又是缩鼻子,招风大耳朵。”《收穫》1981年第4期:“个子略高的那个是招风耳,眼睛很圆。”喻惹人注意而生是非。赵树理《登记》一:“人家都说:一个马家院的燕燕,一个咱家的艾艾,是村里两个招风的东西。”《收穫》1981年第6期:“国画界、出版界都有人在注意你,跑得太快,要招风呀!”招风[zhāofēng]把风引来。晋.陆机〈羽扇赋〉:「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宋.张舜民〈纨扇〉诗:「纨扇本招风,曾将热时用。」惹人注意而招致是非。如:「你这种事事要强的个性,是很容易招风的。」
网友释义词语:指引人注意而招惹是非也指“鹓鶵育九雏”中的一雏
汉语大词典(1).把风引来。晋陆机《羽扇赋》:“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你挐着一把扇子……与县令招风打扇。”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六段:“松树又爱招风,光听见四面山头忽忽好响,不知风有多大。”(2).形容耳朵之大。言其会把风引来,故云。茅盾《子夜》六:“俄而他转过一个侧形来,野马似的一张长脸,却又是缩鼻子,招风大耳朵。”《收穫》1981年第4期:“个子略高的那个是招风耳,眼睛很圆。”(3).喻惹人注意而生是非。赵树理《登记》一:“人家都说:一个马家院的燕燕,一个咱家的艾艾,是村里两个招风的东西。”《收穫》1981年第6期:“国画界、出版界都有人在注意你,跑得太快,要招风呀!”
国语辞典把风引来,如:「你这种事事要强的个性,是很容易招风的。」招风[zhāofēng]⒈把风引来。引晋·陆机〈羽扇赋〉:「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宋·张舜民〈纨扇〉诗:「纨扇本招风,曾将热时用。」⒉惹人注意而招致是非。例如:「你这种事事要强的个性,是很容易招风的。」
辞典修订版把风引来。晋.陆机〈羽扇赋〉:「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宋.张舜民〈纨扇〉诗:「纨扇本招风,曾将热时用。」惹人注意而招致是非,如:「你这种事事要强的个性,是很容易招风的。」
法语attirer le vent、éveiller l'attention et s'attirer des ennuis
其他释义1.把风引来。2.形容耳朵之大。言其会把风引来,故云。3.喻惹人注意而生是非。
1.我的哥哥,叫苏鹏程,是我大爷家的孩子。他属牛,所以脾气很倔。他长得瘦瘦的,单眼皮,笑的时候就会眯成一条缝,大大的招风耳,特别讨人喜爱。
2.我班的李玉清可是我的榜样,他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面有一张能说会道、逗人开心的的嘴巴,最惹人喜爱的还是两只招风耳。他学习非常刻苦,还经常帮助别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3.矮个头、细眉小眼、招风耳,再加上独具特色的大牙缝,大板牙,总体就是牙稀嘴歪,这些都是他的标志。
4.女子亦暗暗吃惊,心想这京城果然藏龙卧虎,随便找个人都是武林高手,终究不敢太过招风揽火。
5.你是柠檬头,老鼠眼,鹰勾鼻,八字眉,招风耳,大翻嘴,老羌牙,灯芯脖子,高低膊,长短手,鸡胸,狗肚,饭桶腰,我要是你,我早就自尽了。周星驰
6.他这对出类拔萃的招风耳,像馄饨片一样又薄又大。
7.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8.人家都说他是个桃花命,长个小白脸,招风惹草,不像好人。
9.酒虽可以陶情性通血脉,然招风败肾,烂肠腐胁,莫过于此饱食之后,尤宜戒之。
10.大年初二,送对玉兔儿,招风大耳,招来好运儿,四肢短短,充满干劲儿,兔头兔脑,有模有样儿,火眼金睛,炯炯有神儿,成双成对,好运加倍儿!
读音:zhāo
[zhāo]
(1)(动)打手势叫人来。
(2)(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
(3)(动)引来(不好的事物):~苍蝇|~灾。
(4)(动)惹;招惹:这孩子爱哭;别 ~他。
(5)(动)惹:这孩子真~人喜欢。
(6)(Zhāo)姓。
(7)(动)承认罪行:~供。
(8)同“着”(zhāo)。
读音:fēng
[fē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