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
【拼音】:bǎ jiǔ
【注音】:ㄅㄚˇㄐ一ㄡˇ
【词性】:动词。
【结构】:把(左右结构)酒(左右结构)
【简体】:把酒
【繁体】:把酒
词语解释把酒bǎjiǔ。(1)拿着酒杯。
基础解释拿着酒杯。
引证解释⒈手执酒杯。谓饮酒。引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儒林外史》第十回:“今日喜遇着二位世兄,正好把酒话旧。”⒉谓行酒,敬酒。引《水浒传》第七三回:“刘太公説道:‘两日前梁山泊宋江,和一箇年纪小的后生,骑着两匹马,来庄上来。老儿听得説是替天行道的人,因此叫这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把酒。’”
网络解释把酒把酒,汉语词汇。
释义1、是指拿着酒杯的意思,也指饮酒。2、谓行酒,敬酒。
综合释义手执酒杯。谓饮酒。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儒林外史》第十回:“今日喜遇着二位世兄,正好把酒话旧。”谓行酒,敬酒。《水浒传》第七三回:“刘太公説道:‘两日前梁山泊宋江,和一箇年纪小的后生,骑着两匹马,来庄上来。老儿听得説是替天行道的人,因此叫这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把酒。’”
网友释义把酒,汉语词汇。拼音:释义:1、是指拿着酒杯的意思,也指饮酒。2、谓行酒,敬酒。
汉语大词典(1).手执酒杯。谓饮酒。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儒林外史》第十回:“今日喜遇着二位世兄,正好把酒话旧。”(2).谓行酒,敬酒。《水浒传》第七三回:“刘太公说道:‘两日前梁山泊宋江,和一个年纪小的后生,骑着两匹马,来庄上来。老儿听得说是替天行道的人,因此叫这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把酒。’”
国语辞典端著酒杯。表示敬酒或喝酒。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儒林外史.第一○回》:「今喜遇两位世兄,正好把酒话旧。」也作「把杯」、「把盏」。
辞典修订版端着酒杯。表示敬酒或喝酒。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儒林外史.第一零回》:「今喜遇两位世兄,正好把酒话旧。」也作「把杯」、「把盏」。
其他释义端着酒杯: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就算你们把酒或食物丢在我的头上,或者是对我吐口水,我都会笑一笑当作没事,不过啊,不管你们有什么理由,我都不会绕了伤害我朋友的家伙。
2.住在这裡,最令人心醉的就是开门见山,与陶渊明更有把酒东篱的心契。
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把酒望李将军心,江山争雄,怎拿武威哗貔貅。
5.当晚,封小七与朱元璋、刘基把酒论天下,三人达成天下绿林道协助义军杀鞑子之大略,封小七与朱元璋歃血为盟,结为金兰兄弟。
6.推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价值不大的,另一种是有价值的。推广之后冲淡了是不好的,推广之后提炼了是好的。用水把酒精冲淡了是容易的,但这没有价值了;从好的东西中再提炼出更加纯净的精制品是不容易的,但却有价值。
7.说来道去,这就过了有一个多时辰,宋玉说,“大人在那边把酒席都准备好了,今天晚上大人要宴请孟道长,诸位都作陪!”。
8.九九重阳一杯酒,短信联系好朋友。东篱把酒黄昏后,赏罢菊花香盈袖。衣带渐宽因秋愁,人与黄花谁更瘦。登高望远上西楼,千帆过后水悠悠。赏菊插萸喝花酒,青山绿水好碰头。接头暗号:重阳节快乐!
9.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纳兰容若。
10.明月几时有缘千里来相会,把酒问青天涯海角总是情,我欲乘风归去年今日此门中,又恐琼玉宇宙无敌祝福至:中秋节,愿你快乐永不缺,幸福喜团圆!
读音:bǎ,bà
[bǎ]
[ bǎ ]1.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2.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3. 看守:把守。把门儿。
4.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5.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6.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7.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
8.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
9. 量词。
10. 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 bà ]1.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
2.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读音:jiǔ
[jiǔ]
(1)(名)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
(2)(名)(Ji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