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枷戴锁
【拼音】:pī jiā dài suǒ
【注音】:ㄆ一ㄐ一ㄚㄉㄞˋㄙㄨㄛˇ
【词性】:成语。
【繁体】:披枷戴鎖
词语解释见“披枷带锁”。披枷戴锁[pījiādàisuǒ]⒈见“披枷带锁”。
基础解释见“[[披枷带锁]]”。
引证解释⒈见“披枷带锁”。⒈见“披枷带锁”。成语解释披枷戴锁
释义指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同“披枷带锁”。
汉语大词典见“披枷带锁”。《汉语大词典》:披枷带锁(披枷带锁) 拼音:pījiādàisuǒ谓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只见李氏披枷带锁到殿前来。”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有披枷带锁俨然罪人者。”亦作“披枷戴锁”。《西游记》第六二回:“正行时,忽见有十数个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沿门乞化。”刘心武《没有讲完的课》:“有些家伙正在往我们灵魂上泼脏水,给我们的灵魂披枷戴锁。”
近义词 披枷带锁
1.尽管生活的磨砺慢慢使我们如同披枷戴锁,但有时一次濒死的经历就足以让我们从这些枷锁中解脱出来。
2.而我所看见的征兆就是夫的刀刃和兽人们披枷戴锁!
3.你们都听到了萨满法师的预言了,萨满法师说要等待征兆。而我所看见的征兆就是屠夫的刀刃和兽人们披枷戴锁!
4.我实在无法理解一个披枷戴锁的人是怎么把一个一身轻松的人一下子就办成了一根木桩的;我也无法理解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个人为什么竟然可以这样肆无忌惮。
5.正行时,忽见有十数个和尚,一个个披枷戴锁,沿门乞化,着实的蓝缕不堪。
6.林冲一路上披枷戴锁,备受折磨。
7.檀道济披枷戴锁,被狱卒推搡而来,一见刘义康,他笑道“看来道济今天要吃的是鸿门宴啊!”。
8.郑啸天率人上前,将穆凡拿下,披枷戴锁。
9.贪婪终于使他沦为了披枷戴锁的罪犯。
10.悲于自己无能无奈,眼睁睁的看着父亲惨死于敌人刀下作的那身首异处的无名冤魂,只剩得年事已高的祖父和老管家披枷戴锁受得万千的苦。
读音:pī
[pī]
(1)(动)覆盖或搭在肩上:~衣服|~挂整齐。
(2)(动)打开;散开:~卷(打开书)。
(3)(动)(竹木等)裂开:竹竿~了。
读音:jiā
[jiā]
(名)旧时套在罪犯脖子上的刑具;比喻所受的压迫和束缚:~锁。
读音:dài
[dài]
(1)(动)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等处:~手套。
(2)(动)拥护;尊敬:爱~。
读音:suǒ
[suǒ]
(1)(名)锁头
(2)(名)用锁使门、箱子、抽屉等关住或使铁链拴住:~门|~桌子。
(3)(名)形状像锁的东西:石~。
(4)(名)锁链。
(5)(名)缝纫方法;用于衣物边缘或扣眼上;针脚儿很密;线斜交或钩连:~边|~扣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