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野匹夫
【拼音】:cūn yě pǐ fū
【注音】:ㄘㄨㄣ一ㄝˇㄆ一ˇㄈㄨ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⒈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成语解释村野匹夫
高级汉语词典身居乡野的鄙陋无知之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1.吾乃一介村野匹夫,已到耄耋之年,何以担此重任,还望先生另请高明,恕不从命。
2.尔等竟然蒙昧无知,将我大汉天子与一介村野匹夫相提并论,不怕天下有识之士笑掉大牙吗?
3.村野匹夫,缺礼少仪,吾乃朝廷亲派,汝安敢阻之!
4.哦,原来是民壮啊,那更加的不成体统了,居然和朝廷官军争道,他们的领队呢,怎么不见过来见礼,真真是村野匹夫,冥顽不灵。
5.哪里来的村野匹夫,敢在黄金城闹事!
6.嗨,他们,能成什么事?三五个自发的村野匹夫,拿着镰刀斧头,无组织无纪律,我们一个班就能镇压到服服帖帖。
7.我等不过村野匹夫,虽身在江湖,但覆灭月隐门之事乃关系朝廷的大事。
8.老夫当年不过一村野匹夫,得蒙士诚先主的知遇之恩,才能一展生平夙愿。
9.狂妄!村野匹夫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10.村野匹夫,安敢妄议军机,我朱氏累世公侯,岂不如你乎?速退。
读音:cūn
[cūn]
(名)村庄、农民聚居的地方:乡~。
读音:yě
[yě]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
读音:pǐ
[pǐ]
(1)(动)比得上;相当;相配:~敌|~配。
(2)(动)单独:~夫。
(3)(量)用于马、骡等:二~马。
(4)(量)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一~绸子|两~布。
读音:fū,fú
[fū]
[ fū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 fú ]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