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珠之憾
【拼音】:yí zhū zhī hàn
词语解释比喻丢失美好事物的遗憾。
基础解释 比喻丢失美好事物的遗憾。
国语词典比喻人才被埋没或珍贵事物湮灭消失的遗憾。如:「这么优秀的人才未被网罗,不免令人有遗珠之憾。」
1.识才当如伯乐,假如缺乏眼光,难免有沧海遗珠之憾。
2.有考试必有所淘汰,沧海遗珠之憾难免。
3.此次招聘新进人员,受限于录取名额,相信必有沧海遗珠之憾。
4.第一,为了公平,也不想造成沧海遗珠之憾,我决定日后不管是谁道行超过四象阁的学员,就破格提升到四象阁,被超过的学员自动降到分院去。
5.是以,未免有沧海遗珠之憾,宗门特谕、各洞各峰以两年后的小比成绩为标准,重新选定亲传弟子。
读音:yí,wèi
[yí]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读音:zhū
[zhū]
(1)(名)珠子:~宝|~翠|~帘。
(2)(名)(~儿)小的球形的东西:泪~儿。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hàn
[hàn]
(形)失望;不满足: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