櫜弓戢矢
【拼音】:gāo gōng jí shǐ
【注音】:ㄒ一ㄝˊㄍㄨㄥㄐ一ˊㄕ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矢'谓停息战事。
基础解释见“櫜弓戢戈”。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引证解释⒈见“櫜弓戢戈”。
综合释义指收藏干戈弓矢。后指停息战事。比年各省用兵,胜负无常,得失互见,诸臣何不以事元把握为虑,而亟欲~耶?◎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櫜弓戢矢[gāogōngjíshǐ]
汉语大词典见“櫜弓戢戈”。《汉语大词典》:櫜弓戢戈 拼音:gāogōngjígē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后汉书·袁术传》:“是以未获从命,櫜弓戢戈。”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比年各省用兵,胜负无常,得失互见,诸臣何不以事无把握为虑,而亟欲櫜弓戢矢耶?”
出处《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其他释义指收藏干戈弓矢。后指停息战事。
1.比年各省用兵,胜负无常,得失互见,诸臣何不以事元把握为虑,而亟欲櫜弓戢矢耶?◎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读音:gāo
[gāo]
1.收藏盔甲、弓箭的口袋。
2.收藏。
读音:gōng
[gōng]
(1)(名)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
(2)(名)(~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
(3)(名)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4)(量)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
(5)(动)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
(6)(Gōnɡ)姓。
读音:jí
[jí]
1.收敛;收藏:~翼。
2.停止:~怒。
读音:shǐ
[shǐ]
(1)(名)箭。
(2)(动)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