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冤
【拼音】:hū yuān
【结构】:呼(左右结构)冤(上下结构)
【拼音】:hū yuān
词语解释1.鸣冤叫屈。呼冤[hūyuān]⒈鸣冤叫屈。
引证解释⒈鸣冤叫屈。引唐韩愈《嘲鼾睡》诗之一:“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葅醢。”《宋史·范纯仁传》:“环州种古执熟羌为盗,流南方,过庆呼冤,纯仁以属吏,非盗也。”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彼(《西厢记》原本)施责备,而此(《西厢记》南本)独包容,已不可解;且令家尸户祝,居然配饗《琵琶》,非特实甫呼冤,且使则诚号屈矣。”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刘晏无罪被杀,大家都为他呼冤。”
网络解释呼冤呼冤拼音是hūyuān,出处是《宋史·范纯仁传》
汉语大词典鸣冤叫屈。唐韩愈《嘲鼾睡》诗之一:“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宋史·范纯仁传》:“环州种古执熟羌为盗,流南方,过庆呼冤,纯仁以属吏,非盗也。”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彼(《西厢记》原本)施责备,而此(《西厢记》南本)独包容,已不可解;且令家尸户祝,居然配飨《琵琶》,非特实甫呼冤,且使则诚号屈矣。”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刘晏无罪被杀,大家都为他呼冤。”
1.庆麒对照卷宗审讯有关事项,章氏则连呼冤枉,且哀痛欲绝。
2.及退朝归舍,口虽不言,却是仰屋叹息,暗暗呼冤,惟无人敢为直陈。
3.在呼冤无门,走投无路之际,一天,他忽然看到报纸上一则关于林巧稚参加人大会议的消息,心想三姑或许可以帮他一点忙。
4.但倘有不知道自怨自艾的人,想将这位先生"送进疯人院"去,我可要拚命反对,尽力呼冤的。
5.因抱屈衔冤,愤愤难平,故击鼓呼冤。
6.朱立安当天下午自己就找上门了,先是一顿大呼冤枉,又哭天抹泪道:“不管怎么处理我都没意见,但是组织一定要相信我这是替人受过。
7.有许多犯人行刑前不是大声呼冤,就是要学革命烈士呼口号,有的“反革命犯”还高呼“毛主席万岁”,这被认为影响极坏,割喉管被设想出来。
8.只见有个四五十岁的百姓,形色仓皇,汗流满面,在那堂口不住的呼冤。【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呼冤造句】
9.只见有个四五十岁的百姓,形色仓皇,汗流满面,在那堂口不住的呼冤。(查字典www.chazidian.com呼冤造句)
10.只见有个四五十岁的百姓,形色仓皇,汗流满面,在那堂口不住的呼冤。www.chazidian.com/zj-210581/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hū
[hū]
(1)(动)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吸|~出一口气。
(2)(动)大声喊:~声|欢~|~口号|大声疾~。
(3)(动)叫;叫人来:直~其名|一~百诺|~之即来;挥之即去。
(4)(Hū)姓。
(5)象声词:北风~~地吹。
读音:yuān
[yuān]
(1)(名)冤枉;冤屈:~情|鸣~|伸~。
(2)(名)冤仇:~家。
(3)(动)上当;吃亏。
(4)(动)〈方〉欺骗:你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