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
【拼音】:xī xué dōng jiān
词语解释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1.从清末西学东渐,传统的意识形态动摇,北京城的娼业开始复兴,苏州的清吟小班,迤逦北上,八大胡同繁荣娼盛,官员们“谈助无非中发白,闲来只是逛胡同”。
2.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3.相反,我们摒弃了老祖宗沿用数千年的中华法系,又废置了西学东渐打造的“六法全书”,进而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体系。
4.晚清上海部分私园受西学东渐风潮的影响,转而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娱乐活动场所。
5.晚清上海部分私家花园受西学东渐风潮的影响,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娱乐活动场所。
6.其原因为社会改革,西学东渐,文体发展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使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是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7.西学东渐催生了中国的现代化思潮,也影响了中国的技术文化观。
8.日本作为最早融入资本主义体系的亚洲国家,在西学东渐中充当了东亚各国接受西方先进文明的急先锋。
9.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学术始终面临着合法性危机。
10.中国近代律师制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中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逐步确立。
读音:xī
[xī]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
读音:xué
[xué]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
读音:dōng
[dōng]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读音:jiàn,jiān
[jiān]
[ jiàn ]1.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渐。渐进。渐渐。渐次。渐悟。渐冉(逐渐)。防微杜渐。
2. 加剧:疾大渐。
3. 疏导:渐九川。
[ jiān ]1. 浸:渐渍。渐洳(浸湿)。渐染。渐仁摩谊(用仁义之道感化教育人)。
2. 流入:东渐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