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牧
【拼音】:qiáo mù
【注音】:ㄑ一ㄠˊㄇㄨˋ
【结构】:樵(左右结构)牧(左右结构)
【简体】:樵牧
【繁体】:樵牧
词语解释1.打柴放牧。2.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樵牧[qiáomù]⒈打柴放牧。⒉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
基础解释打柴放牧。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
引证解释⒈打柴放牧。引《晋书·宣帝纪》:“贼恃水,樵牧自若。”宋叶适《改东门出》诗之二:“自我护樵牧,林光稍敷纷。”清刘大櫆《阮君墓志铭》:“祖墓之木,以岁久樵牧之不禁,渐至凋敝。”⒉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引唐李白《古风》之五八:“荒淫竟沦没,樵牧徒悲哀。”宋陆游《村居》诗:“樵牧相语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交河城西有古墓,林木丛杂,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热,樵牧弗敢近。”
网络解释樵牧樵牧是汉语词汇,
释义1、打柴放牧。2、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
综合释义打柴放牧。《晋书·宣帝纪》:“贼恃水,樵牧自若。”宋叶适《改东门出》诗之二:“自我护樵牧,林光稍敷纷。”清刘大櫆《阮君墓志铭》:“祖墓之木,以岁久樵牧之不禁,渐至凋敝。”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唐李白《古风》之五八:“荒淫竟沦没,樵牧徒悲哀。”宋陆游《村居》诗:“樵牧相语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交河城西有古墓,林木丛杂,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热,樵牧弗敢近。”樵牧[qiáomù]采柴、放牧。《三国演义.第一零六回》:「今带甲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樵夫及牧人。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五八:「荒淫竟沦替,樵牧徒悲哀。」
汉语大词典(1).打柴放牧。《晋书·宣帝纪》:“贼恃水,樵牧自若。”宋叶适《改东门出》诗之二:“自我护樵牧,林光稍敷纷。”清刘大櫆《阮君墓志铭》:“祖墓之木,以岁久樵牧之不禁,渐至凋敝。”(2).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唐李白《古风》之五八:“荒淫竟沦没,樵牧徒悲哀。”宋陆游《村居》诗:“樵牧相语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交河城西有古墓,林木丛杂,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热,樵牧弗敢近。”
国语辞典采柴、放牧。樵牧[qiáomù]⒈采柴、放牧。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六回》:「今带甲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⒉樵夫及牧人。引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五八:「荒淫竟沦替,樵牧徒悲哀。」
辞典修订版采柴、放牧。《三国演义.第一零六回》:「今带甲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樵夫及牧人。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五八:「荒淫竟沦替,樵牧徒悲哀。」
读音:qiáo
[qiáo]
(1)(名)〈方〉柴。
(2)(动)〈书〉打柴:~夫。
读音:mù
[mù]
(动)放牧;畜牧:~草|~场|~奴|~人|~羊|~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