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花
【拼音】:xún huā
【注音】:ㄒㄨㄣˊㄏㄨㄚ
【结构】:寻(上下结构)花(上下结构)
【繁体】:尋花
词语解释出游赏花。喻狎妓。寻花[xúnhuā]⒈出游赏花。喻狎妓。
引证解释⒈出游赏花。引唐白居易《且游》诗:“弄水回船尾,寻花信马头。”宋梅尧臣《永叔见索叙述》诗:“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⒉喻狎妓。引《孽海花》第二二回:“这回三年服满,进京谢恩,因为与庄稚燕是世交兄弟,一到京,就住在他家里,只晓得寻花夕醉,挟弹晨游,过着快乐光阴。”
网络解释寻花寻花:歌曲
释义1、出游赏花。2.喻狎妓。
综合释义出游赏花。唐白居易《且游》诗:“弄水回船尾,寻花信马头。”宋梅尧臣《永叔见索叙述》诗:“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喻狎妓。《孽海花》第二二回:“这回三年服满,进京谢恩,因为与庄稚燕是世交兄弟,一到京,就住在他家里,只晓得寻花夕醉,挟弹晨游,过着快乐光阴。”
汉语大词典(1).出游赏花。唐白居易《且游》诗:“弄水回船尾,寻花信马头。”宋梅尧臣《永叔见索叙述》诗:“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2).喻狎妓。《孽海花》第二二回:“这回三年服满,进京谢恩,因为与庄稚燕是世交兄弟,一到京,就住在他家里,只晓得寻花夕醉,挟弹晨游,过着快乐光阴。”
其他释义1.出游赏花。2.喻狎妓。
1.他书中说酷爱才华,自然不是糟腐鬼那样闭门不出得死货,定是个问柳寻花、游山玩景的高人。
2.李甲在国子监读书,他不安守本分,寻花问柳,才会遇上名姬杜十娘。
3.如果一个人被抛弃在一个孤岛上,他就不会专门为自己而去装饰他的小茅棚或是他自己,不会去寻花,更不会去栽花,用来装饰自己。只有在社会里,人才想到不仅要做一个人,而且要做一个按照人的标准来说是优秀的人。
4.湖岸畔垂柳袅袅,时至初春,那柳叶儿正新,柳叶下行人如潮,多是锦衣华服寻花问柳的公子哥儿,或莺歌燕语结伴出游的大家闺秀,也能见到挑着担子沿岸叫卖的小贩。
5.这不敢到处游山玩水,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也唯有整日里呆在城里斗鸡走狗,寻花问柳,在家里调戏美人婢女,奢侈度日了。
6.落日碧江静,莲唱清且闲。更寻花发处,借月过前湾。贯休
7.他从一个寻花问柳的人转变成了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8.老王总是改不掉寻花问柳的毛病,难怪老婆要求离婚。
9.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拥有三妻四妾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而他们在外边的寻花问柳,也并非太丢脸的举动。
10.另一方面,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拥有三妻四妾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而他们在外边的寻花问柳,也并非太丢脸的举动。
读音:xún
[xún]
(动)找:~机|~死觅活。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