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与
【拼音】:jiè yǔ
【注音】:ㄐ一ㄝˋㄩˇ
【结构】:借(左右结构)与(独体结构)
【简体】:借与
【繁体】:借與
词语解释借给。借与[jièyǔ]⒈借给。
引证解释⒈借给。引唐杜牧《书怀中朝往还》诗:“朱紱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嘆老将来。”宋苏轼《病中游祖塔院》诗:“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宋黄庭坚《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诗:“天将金闕真黄色,借与洞庭霜后橙。”
网络解释借与借与,读音jièyǔ,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借给。
网友释义借与,读音jièyǔ,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借给。
汉语大词典借给。唐杜牧《书怀中朝往还》诗:“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宋苏轼《病中游祖塔院》诗:“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宋黄庭坚《邹松滋寄苦竹泉橙曲莲子汤》诗:“天将金阙真黄色,借与洞庭霜后橙。”
其他解释借予也。宋、苏轼〈病中游祖塔院〉诗:「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宋、黄庭坚〈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诗:「天将今阙真黄色,借与洞廷霜后橙。」
其他释义1.借给。
1.获取的保障,基本上不是在本地图书馆,就是经由馆际互借与文件传递系统,略有迟滞而从其它图书馆取得。
2.贷借与欠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3.定理在借与还,送与望中坚固,无人违反,唯独感恩,当得到恩惠的人认为这是借,而发出恩惠的人认为这是送。
4.“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5.春山雨后青无限,借与淮南洗眼看。
6.如果摩羯座要让自己的信用升级,不妨技术性地欠银行信用卡的费用,透过借与还的过程为自己的信用加重计分,往后要和银行商量贷款事宜就轻松优惠得多了。
7.才能因人而异,我们须凭借与生俱来的这种东西踩出一条直路并努力向前走。
8.我始终直觉,人与自己订有及其重要的契约,必须保持自我,又能容受万物,独立自强,凭借与此一星球的偶然遇合,随机应变又像猎犬一般执着,不离不弃。
9.此人风情月债尚未了结,两位大人可否借与仙姑一番,待他了结清了,仙姑亲自将他送归。
10.人们通常说“亲兄弟明算账”、“先小人后君子”、“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都表述的是人们通常交往过程中“借”与“还”的问题。
读音:jiè
[jiè]
(1)(动)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向图书馆~书|跟人~钱。
(2)(动)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给别人使用;借出:~书给他|~钱给人。
(3)(动)假托:~故|~端。
(4)(动)凭借:~手(假手)。
读音:yǔ,yù,yú
[yǔ]
[ yǔ ]1. 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2. 给:赠与。与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 yù ]1. 参加:参与。与会。
[ yú ]1. 同“欤”。